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文化 >

中日文博界人士助力黃檗文物回流中國

中日文博界人士助力黃檗文物回流中國

陳暉向來賓展示日本回流的瓷器。 鄭松波 攝

“中日書道淵源深厚,這些回流的黃檗文物是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會長林文清28日在福州收藏家協會活動中心,對福州收藏家協會回流藝術品專業委員會主任陳暉等文博界人士如是表示。

當天,通過中日文博界人士共同努力,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收獲被日本皇室封為國師的日本黃檗宗第二代祖師木庵性瑫禪師、黃檗直翁管長等黃檗宗僧人書法珍品。

陳暉是福州收藏界知名人士,早期曾留日多年,現在福州主要經營海外回流藝術品的業務。受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委托,助力日本黃檗文物回流中國。

林文清介紹說,木庵性瑫禪師與本師隱元隆琦禪師和法弟即非如一禪師的書法,被稱為“黃檗三筆”,是日本黃檗宗的三大書法家。木庵禪師善行書,又工楷書,其書法以筆法圓潤雄渾見稱,

黃檗直翁(1867~1937),日本黃檗山萬福寺四十七代管長。在大阪妙德寺出家,后去上海,回日本后任大阪慶瑞寺住持,日本大正14年(1925)任日本黃檗宗大本山萬福寺管長。

“萬福寺自隱元禪師始,連續十四代住持皆是來自中國的漢僧,后更開創日本佛教三大宗派之一的黃檗宗。中國禪師皆善書法,并深刻影響日本后世書道。”林文清說。

福建福清是黃檗文化發源地、日本黃檗宗創宗祖師隱元禪師的家鄉。明末清初時,福清黃檗山萬福寺住持隱元禪師率眾東渡日本。日本皇室、幕府在京都宇治為其捐地建寺,隱元禪師為表達對祖國故鄉眷戀之情,特意將寺院亦命名為“黃檗山萬福寺”。在日期間,隱元禪師不僅傳播佛學經義,還帶去了建筑、雕刻、語言、音樂、書法、繪畫、茶道、飲食、醫藥等中華文化和先進科學,后形成“黃檗文化”,對江戶時期的日本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白象默默作出貢獻被扒出 網友:我們一...
白象食品出圈了 為有社會責任感的國貨...
給力!南京城墻博物館成為中國首個ICOFO...
橫店發放千萬消費券促影視業復蘇 20余...
風動花開 “二十四番花信風”有何講究?
不能只靠情懷“裸泳”!實體書店“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