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文化 >

中韓文物工作者攜手修復明墓出土衣物

新華社杭州3月30日電(記者馮源)深埋墓中約500年的絲綢衣物,出土時已經破損不堪,而經過中韓兩國文物工作者的巧手織補,又重新修復。“梅里云裳——嘉興王店明墓出土服飾中韓合作修復與復原成果展”正在中國絲綢博物館舉行,這些明代絲綢衣物得以與觀眾見面。

此次展覽由中國絲綢博物館和韓國傳統文化大學主辦,展出了12件修復的明代絲綢服飾以及5件根據前者復原的服飾。這些明代絲綢服飾包括緞巾、對襟上衣、綢褲、大袖衫等,2006年出土于浙江省嘉興市王店鎮的一處明墓。

根據雙方2012年簽署的合作備忘錄,中國絲綢博物館和韓國傳統文化大學對它們進行了修復復原。2014年,雙方完成了修復工作,2018年,雙方又完成了復原件的制作。原件埋藏日久已經褪色,而復原件則復原了它們的色彩。

這處明墓是當地在平整土地時發現的,安葬了男主人李湘和他的4名妻妾,出土了大量絲綢服飾。中國絲綢博物館承擔了對它們的應急保護及修復保護工作。而此次展出的服飾,則是從李湘妾徐氏墓中出土的。

在同期舉辦的“一衣帶水——韓國傳統服飾與織物展”上,觀眾可以看到韓國傳統文化大學纖維專業的師生通過考證而復制的115件韓國傳統服飾與織物。其款式年代上起14世紀,下到20世紀,其中有多件服飾是對朝鮮李朝王室服飾的復原。

在29日下午舉行的開幕式上,韓國傳統文化大學校長金永模表示,希望通過服飾織物的展示,以推動兩國文化交流。中國絲綢博物館長趙豐研究員表示,中韓兩國傳統服飾有許多相通之處,在服飾修復和復原領域,雙方的文物科技合作前景廣闊。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白象默默作出貢獻被扒出 網友:我們一...
白象食品出圈了 為有社會責任感的國貨...
給力!南京城墻博物館成為中國首個ICOFO...
橫店發放千萬消費券促影視業復蘇 20余...
風動花開 “二十四番花信風”有何講究?
不能只靠情懷“裸泳”!實體書店“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