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一些人以為的,網絡文學就是‘快餐文學’,(讀者)看過一遍以后就不會再看。”筆名意千重的“80后”網絡作家程云峰認為,有一些網絡文學作品會被讀者反復閱讀,在他們眼里,這些作品已是經典。
近日,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華文化學院)參加一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理論研究班期間,程云峰接受了中新社記者采訪。
從2009年開始從事網絡文學創作,她說,中國網絡文學無疑是伴隨互聯網普及而發展壯大的。它能發展到如今這個程度,表明滿足了民眾需要、社會需要。
網絡文學緣何對讀者有吸引力?程云峰給出關鍵詞:互動性、聯系緊密。在她看來,與傳統文學相較,網絡文學能夠及時和讀者互動,接收他們的反饋,并適時調整內容。
一直有聲音認為,網絡文學浮躁、單薄,過度“討好”讀者,文學價值較低。程云峰卻覺得,這或許是因為網絡作家偏重講故事造成的誤解。
“首先要保證讀者有意愿讀下去,才能談價值引導。事實上,細細品味優秀網絡作家的作品,可以發現故事背后有其深意。”程云峰說,“作為一名網絡作家,我也會關注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從這些優秀作品當中汲取營養。”
許多傳統文學作家也開始關注網絡文學。程云峰認為,這說明文學的本質是相通的。2017年“茅盾文學新人獎”首設“網絡文學新人獎”子獎項,證明網絡文學的文學價值逐漸獲得肯定。
她還談到,近年來,許多網絡作家加入各級作協,還有一些作家當選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說明這一群體正在逐步得到國家和社會的認可。“這是一個好的變化,但同時也對網絡文學創作提出更高要求。”
程云峰目前擔任云南省作協網絡文學創作委員會副主任一職。她表示,甫在網上寫作時,想的只是如何把故事寫好,吸引讀者興趣;現在有了更多責任感,會對自己作品的主題和價值導向提出要求。
她特別提到,如今中國網絡文學已經走出國門,一大批優質網絡文學作品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向海外傳播,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一個特色“注腳”。
作者 夏守智 王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