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文化 >

點贊!廣西七旬男子花十余年“剪”出城市變遷

廣西七旬男子花十余年“剪”出城市變遷

圖為楊永全剪紙作品—柳州市文昌大橋?!×周啊z

“以前,柳州市只有一座橋梁,現在建起幾十座橋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便想通過剪紙這一民俗記錄下城市變遷。”家住廣西柳州市柳北區的楊永全說。

圖為楊永全展示剪紙作品?!×周?攝

蜿蜒似九曲回腸的柳江穿城而過,一座座橋梁如一條條長虹,飛跨柳江兩岸,不僅連通柳州市民眾的生活,更見證城市的發展。如今,柳州已建成24座跨江大橋,成為名副其實的“橋梁博物館”。

74歲的楊永全,在1964年便與剪紙結緣。那時,其在部隊負責宣傳工作,經常要制作板報,覺得剪紙非常新穎,便自學剪紙裝飾宣傳板報。1969年,楊永全到柳州工作,同事知道他有這門手藝,便讓他幫忙剪結婚的“囍”字。漸漸地,楊永全越剪越多,對剪紙藝術也越來越感興趣。

2002年,楊永全退休后,有更多的空余時間鉆研剪紙藝術。他嘗試著將柳江大橋形狀剪成作品后,萌發出用剪紙記錄柳州橋梁,見證柳州發展變化的想法。

為了將柳州市數十座橋梁剪得栩栩如生,楊永全花費了不少心思。“為了剪好橋,我走遍看柳州市,去看每一座橋,用鉛筆和草稿紙畫下輪廓?;丶液?,再對比收集的橋梁照片,尋找最佳角度構圖。”楊永全說。

楊永全作品不只是單純地剪出橋梁輪廓,還用心地把柳州獨特的風景、建筑、特色元素剪進去。有時,往往前前后后楊永全需要花費一個星期時間構圖、修改、剪紙,才能形成最終成品。

在楊永全剪的橋梁作品中,2018年9月底通車的白沙大橋最讓其滿意。“形狀好似一枚鉆戒的白沙大橋十分特別,這座橋連接著我家和孩子家兩地,也將我們的距離縮短了。”楊永全說。

16年間,楊永全總共完成了柳州市21座橋梁的剪紙創作。這一幅幅橋梁的剪紙作品像連環畫,記錄著柳州日新月異的變化。

圖為楊永全展示剪紙作品。 林馨 攝

日前,楊永全先生向柳州工業博物館捐贈其剪出的21幅極具柳州特色的橋梁剪紙作品,這組作品已在博物館生態宜居館展出。楊永全表示,他希望用剪紙藝術記錄柳州的變化,記錄社會的變遷,讓參觀者通過藝術作品了解柳州的歷史文化,宣揚家鄉的美。

據悉,自1939年,柳州建設第一座橋——柳州鐵橋,至今包括在建的鳳凰嶺大橋、三門江輕軌大橋,以及即將開工的白云大橋,柳州市橋梁總數已經達到24座。這些橋不僅年代跨度大,代表各時期的制橋技術,而且形態各異,各具特點。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白象默默作出貢獻被扒出 網友:我們一...
白象食品出圈了 為有社會責任感的國貨...
給力!南京城墻博物館成為中國首個ICOFO...
橫店發放千萬消費券促影視業復蘇 20余...
風動花開 “二十四番花信風”有何講究?
不能只靠情懷“裸泳”!實體書店“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