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正在研究制定A股上市的計劃,最快可能于今年夏天在A股上市。若消息屬實,這意味著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獨角獸”們回歸A股。業內人士表示,證監會、交易所加速吸引“新藍籌”回歸,這值得投資者加以高度重視。
阿里研究回A股方案
據報道,阿里巴巴正在研究制定A股上市的計劃。該知情人士稱,阿里巴巴最快可能于今年夏天在A股上市。
報道稱,阿里巴巴對此回應表示:“我們在去美國上市那一天就說過,只要條件允許,我們就回來。這個想法沒有變化過。”
受此消息影響,阿里巴巴股票(NYSE:BABA)周四跳空上漲,一度漲逾3.5%,逼近 200美元關口。截至北京時間 3月16日凌晨,阿里巴巴收漲3.38%,報收199.06美元,接近前期高點,市值則重回5000億美元上方。
據悉,2014年9月,阿里巴巴登陸紐交所時融資250億美元,成為當時美股史上最大IPO。與發行價格68美元/股相比,目前阿里巴巴股價漲幅高達192%。
巨頭紛紛表態
事實上,除了阿里巴巴以外,許多行業獨角獸大佬都對回歸A股進行了表態:
騰訊馬化騰:條件成熟會考慮回A股上市。
百度李彥宏:歸國上市一直是百度的夢想。百度時刻準備著。
京東劉強東:只要制度允許,我們非常愿意回來A股。
網易丁磊:網易將尋求在中國上市,沒有計劃剝離其他業務。
搜狗王小川:有意愿回歸A股,會跟著政策走。
從目前來看,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登陸A股主要有三種情況:
第一,支持已經在境外上市的、有戰略價值的大型企業,在境內市場發行證券。
第二,支持還沒有在境內外上市,但已經搭建了VIE(協議控制)架構的,市值規模在百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企業,直接在A股上市。
第三,支持注冊地在境內,但還沒有上市的,具備行業發展價值的“四新”企業,盡快在A股上市。這些企業的來源,包括四大新經濟領域——生物科技、云計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
證監會日前透露,目前國內獨角獸企業中,資產10億美金的100家左右,20億美金的不超過50家,接下來將準備分批推進A股上市。
據財新網報道,第一批入圍的8家名單已出爐,除了BATJ(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四家外,還有攜程、微博、網易以及香港上市的舜宇光學。
中概股走強
隨著中概股回歸儼然成為一種潮流,許多中概股紛紛走強。
與此同時,據業內人士介紹,最近一段時間有不少內地投資者通過不同的渠道開通美股賬戶,目的在于趕在這些“獨角獸”A股上市前賭一把估值提升的機會。
一位資深投資人士表示,A股估值較高,如果以A股市盈率來衡量,美國中概股未來確實可能被有內地背景的資金炒一波“回歸行情”。
CDR方式回歸已成共識
監管者對海外上市公司以CDR形式回歸A股已成共識,目前雖然CDR政策尚在敲定之中,但監管層的態度和決心卻十分確定。
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近日表示,對于海外新經濟企業回歸A股,CDR的方式更合適,這也是國際慣例。
DR(Depository Receipts)是存托憑證,指的是在一國流通的代表外國公司有價證券的可轉讓憑證。按發行或交易地點不同,被冠以不同的名稱,比如美國(America)的存托憑證就叫ADR,歐洲(European)的叫EDR,中國(Chinese)的就叫CDR。
需要指出的是,根據美國有關證券法律規定,多數中概公司都是以發行存托憑證(DR)的方式在美股上市,比如BAJ在美國上市都是通過發行ADR的方式。
業內認為,CDR和中概股借殼回歸相比在時間、成本、保留架構等方面優勢明顯。
安信證券分析認為,綜合看來,未來中概股回歸A股可能主要有發行中國存托憑證CDR和私有化A股上市兩條路徑。從成本角度看,發行CDR有比較明顯的成本優勢,相比私有化,在時間、手續、保留現有架構等方面較有優勢;從企業的收益角度來看,發行CDR可以拓寬融資渠道,豐富投資者多樣性,對于境外上市的非知名互聯網企業,在國內發行CDR還可以提升其知名度。
閻慶民透露,中國存托憑證(CDR)將很快推出,將選擇一批新經濟或者說“獨角獸”的企業。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的企業,都是市場主體的需要。
中國存托憑證(CDR)的推出將為股市帶來利好。
海通證券荀玉根表示,上市制度改革將使得A股科技股占比提高,市場結構更加合理,而獨角獸上市、海外科技巨頭回歸,未來A股指數代表性將更強。在這樣的背景下,真正有業績的科技龍頭將勝出。
此外,CDR的推出短期還將提高市場對成長股的偏好。
廣發策證券指出,參考2009年創業板正式開市時中小板指的短期表現,預計 CDR推出在短期內會提高市場對成長股的風險偏好,短期利好成長股。
另外,防風險背景下,預計CDR會在監管控制下小幅穩步推進,無需過度擔憂其對股市資金分流的影響。以ADR為鑒,CDR的流動性與普通A 股不會有明顯差異,CDR將成為A股的有機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