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周再加息0.25厘,但香港銀行沒有跟隨,在港美息差擴大的情況之下,港元匯價近期持續走弱,連跌5個交易日,周二(12月20日)曾低見7.8212的大約3個半月低位,使得香港走資及加息壓力隨即升溫,港匯周三(12月20日)最新在7.819水平徘徊;至于1年期美電最新為-437.43╱-393.92。
美國聯儲局在上周加息0.25厘并且維持明年及2019年持續加息的預測不變,同時按計劃將每月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規模,由100億美元增至200億美元,使得港匯由當時7.806水平反復下跌至目前的7.819水平。
(美元/港元周線圖來源:FX168財經網)
另一方面,香港與房貸按息相關的港元1個月銀行同業拆息(HIBOR),周三升至逾1.12厘水平,再創接近10年新高;至于香港金融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周五(12月22日)香港銀行體系結余,預計為1797.19億港元。
(來源:財資市場公會)
有經濟策略師認為,年結因素使得美元兌換需求增加,加上香港金管局早前表明港元將會貶值,暫時也無意增發外匯基金票據吸收市場流動性,使得投資者放心沽出港元,估計最快明年第一季可能低見7.85的弱方兌換保證。
瑞穗銀行亞洲外匯策略師張建泰表示,港元第一步可能下試之前低位7.8278,以測試香港金管局會否有行動出現,如果完全沒有增發票據,預期港元可能在明年第一季表現更弱,可能下試7.83、甚至下試7.85的香港金管局弱方兌換保證水平,認為如果港匯持續轉弱,香港銀行最快明年上半年仍然有加息壓力,指出最主要的因素要看港匯會否觸及7.85的水平,因為屆時香港金管局要入市去支持港元匯價,會抽走香港的資金流動性,使得香港銀行有加息壓力,而香港銀行可能要相應調高最優惠利率(PrimeRate),認為明年上半年有可能出現這個情況,強調市場應該留意美國聯儲局減持債券、縮減資產負債表,以及稅改通過立法之后,會否使得香港出現明顯的資金外流壓力。
銀行界人士認為,香港金融管理局短期內不會再增發外匯基金票據,使得港匯失去支持。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上周罕有澄清市場傳聞,指出資金流出及港元轉弱是香港利率正常化的必經階段,是該局期待出現的情況,并且表明暫無計劃再增發外匯基金票據,言論使得港匯連跌5個交易日。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上周在美國再次加息后表示,美聯儲再加息使得港美息差擴大,而且美國企業將資金調回美國,也可能影響新興市場資金供應,最終會導致資金由港元流向美元,指出美聯儲加息并非唯一導致港元利率上升的原因,而要視乎本地資金需求,包括新股上升使得資金抽緊,也會拉動拆息上升,但形容目前香港的按揭利率是不尋常的低息,認為當港息跟隨美息正常化,香港按揭息率不會長期處于低水平,并且指出如果至明年1個月港元拆息持續在高水平,香港的銀行或因成本壓力增而上調最優惠利率,但強調銀行是否上調利率屬其商業考慮。
陳德霖并且強調,不存在香港金管局不想見到港匯貶值至7.85弱方兌換保證水平的情況,透露早前2度增發外匯基金票據,合共涉及800億港元,是為滿足銀行對高質量及高流動性票據需求,而2度增發已大致滿足市場需求,暫無計劃再發行外匯基金票據。
渣打銀行(香港)全球研究部外匯策略師張敬勤認為,香港金管局短期內不會再增發外匯基金票據,而且美國加息導致港美息差擴闊,料港元今年年末前會下試7.83關,甚或會下跌至7.85的香港金管局弱方兌換保證水平,預計港元兌美元明年上半年保持弱勢,但他同時指出,內地經濟穩定,加上市場對美國稅改看法悲觀,資金仍然會停泊香港,不會大規模流走。
大和資本亞洲(除日本外)股票研究部首席經濟師賴志文預期,港匯將持續疲弱,直至香港金管局再度收緊流動性。
分析指出,美國聯儲局上周再加息0.25厘,預計明年再加息3次,香港雖然實行聯系匯率使得港元與美元的匯率掛鉤,理論上港息走向會跟隨美息,但由于目前香港銀行體系資金仍然充裕,使得香港多家主要銀行,包括匯豐(00005)、恒生(00011)及中銀香港(02388)等,均決定繼續維持最優惠利率不變。近年美元拆息節節上升,但港元拆息上升步伐明顯較緩慢,外界原本預期息差誘因,將輕易觸發港元資金流向美元,但由于港股及香港房地產升值的吸引力更明顯,使得國際投資者寧愿放棄港美息差帶來的收益,也要把資金投入港元資產。據了解,1998年金融風暴時,國際金融大鱷透過沽空港股獲巨利,根本不須擔心高達280厘的隔夜息成本,目前國際投資者推高香港資產價值,同樣無視港美息差的影響,道理上與當年金融風暴時的情況相似。此外,2008年雷曼爆煲引發金融海嘯之后,港元最優惠利率一直沒有跟足美國減息幅度,銀行的企業貸款之中,使得以港元最優惠利率為基準的比例愈來愈少,普遍轉為以港元銀行同業拆息基準計算,使得香港的銀行難以上調最優惠利率,否則隨時不足以彌補活期存款息上升帶來的成本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