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財經要聞 >

國務院:加大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有效投資 補齊短板

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今年以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有些地方基礎設施投資同比下降。要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聚焦補短板擴大有效投資,按照既不過度依賴投資、也不能不要投資、防止大起大落的要求,穩住投資保持正常增長,這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動就業的重要舉措。會議要求,加大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有效投資,以擴大內需推進結構優化民生改善。

作為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受基礎建設投資放緩的影響,今年以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下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15158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8月單月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44%。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我國經濟穩增長需要投資、消費、凈出口三者形成的穩定三角來支撐,固定資產投資、基礎建設投資需要回暖。

去杠桿與穩定擴大固定資產投資之間并非相互矛盾的關系。在穩定經濟增長的同時,擴大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有效投資,不但不會擾亂去杠桿,反而有助于去杠桿、防風險更高質量地推進。我們需要以多樣化、恰當的融資渠道將資金投入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補齊短板、擴大內需、穩定增長。

對于哪些領域屬于關鍵領域,哪些環節屬于薄弱環節,此次會議給出了解答。會議指出,要緊扣國家規劃和重大戰略,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基礎設施、交通骨干網絡特別是中西部鐵路公路、干線航道、樞紐和支線機場、重大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生態環保重點工程、技術改造升級和養老等民生領域設施建設。而國家發改委在9月18日舉行的“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 穩定有效投資”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要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加強交通重大項目儲備、加大水利補短板力度、發展城市軌道交通、支持生態保護與修復等。概括來說,符合國家重大戰略的重大工程建設、支撐鄉村振興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利建設、民生、環保等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是目前投資支持的方向。

補短板、穩投資的方向已經明確,可以通過哪些方式讓資金流入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借助專項債券、PPP帶來的社會資本是可取之徑。

會議提出,引導金融機構支持補短板項目建設,地方政府要將專項債券已籌資金加快落實到補短板項目。有序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積極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建設。

民間投資是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助力之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民間投資同比增長8.7%,快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3.4個百分點。而由專項債券帶動民間投資進入薄弱環節,是一條可行之途。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巡視員劉世虎表示,將督促地方加快今年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支持在建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下半年,地方專項債將迎來發力期,預計未來在鄉村振興、生態環保、保障性住房、新型城市化中的市政項目等方面,會出現更多品種、更為創新的專項債券。

PPP方面,近期政策層面釋放出諸多積極信號,可以期待PPP對基建投資的更大支持。2017年,財政部集中清理了PPP入庫項目,為PPP領域去粗取精。國家發改委也在部分省市民間投資工作座談會上表示,將進一步鼓勵民間資本規范參與PPP項目,拓展民間資本的發展空間。同時,各地方政府也出臺多項鼓勵PPP發展的政策,舉辦項目推介會。從中央到地方,利好信號不斷釋放,可以預期PPP模式能夠對基建投資給予更大的資金支持。

無論是去杠桿、化解債務風險,還是穩投資、擴大關鍵領域的有效投資,其政策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穩定經濟增長,彼此之間并不沖突。因此,我們既不能不要投資,也不能過度依賴投資,而是要以適宜的方式,穩定擴大薄弱環節的投資,補齊短板,實現穩投資與去杠桿并行,共同推動經濟穩定健康增長。(王一彤)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人生第一證可線上申領 辦理更自由實現...
小米手機銷量首超蘋果 晉升全球第二智...
衣二三宣布關閉服務 共享衣櫥行業生命...
鄭州花園路正在進行升級改造 將為鄭州...
東方今典集團與赤峰市簽訂合作協議 將...
內蒙古赤峰市委書記孟憲東會見東方今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