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財經要聞 >

中國建立全球規模最大征信系統 緩解市場信息不對稱難題

在解決融資難、融資貴時,難在客戶信貸獲得過程中信息的不對稱。自2006年正式上線,全國集中統一的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已成為我國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如今,我國已建立起全球規模最大的征信系統,在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促進金融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目前,征信系統累計收錄9.9億自然人、2591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的有關信息,個人和企業信用報告日均查詢量分別達550萬次和30萬次。征信系統納入了1370萬戶小微企業,占全部建檔企業的53%,其中有371萬戶的小微企業獲得信貸支持,貸款余額為33萬億。

緩解市場信息不對稱難題

國務院印發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以信用信息資源共享為基礎的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基本建成,信用監管體制基本健全。

人民銀行征信中心運行和維護的國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已成為世界上收錄人數最多、數據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的征信系統。目前該系統累計收錄9.9億自然人、2591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的有關信息,個人和企業信用報告日均查詢量分別達550萬次和30萬次。

征信系統通過廣泛的信息共享,有效緩解金融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難題,提升了小微與民營企業融資的便利程度,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在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方面發揮了主力軍作用。

據悉,央行征信中心建立的企業征信系統納入的2600萬企業中,其中一半多是小微企業。已納入1370萬戶小微企業,占全部建檔企業的53%。其中,有371萬戶的小微企業獲得信貸支持,貸款余額為33萬億。此外,央行征信中心建立了動產融資登記系統和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截至2018年底,動產融資登記系統發生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初始登記176萬筆,占全部登記量的47%;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已注冊小微企業7.6萬戶,發生應收賬款融資7萬筆,金額為3.1萬億元,占平臺融資總額的37%。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朱鶴新在國新辦舉行的吹風會上介紹,央行企業內部評級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截止到2018年底經評級達到可接受級以上的企業有6.1萬戶,其中小微企業為4.8萬戶,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累計發放547筆,金額超過700億,合格質押品呈現出小微企業“總量增多、占比提高”的良好局勢。央行還推動地方建立中小微企業信用數據庫,補足征信服務短板。截至目前,累計為260多萬戶中小微企業建立信用檔案,其中約55萬戶獲得信貸支持,貸款余額達11萬億元。

將切實增加征信市場化有效供給

創業大潮讓很多激情澎湃的故事變成了無言的結局,創業創新過程中有不少創業者由于種種原因未能成功,但卻有了負債。一般而言,一旦征信出現負面記錄,個人或者企業融資難度可能會增加。當創業失敗者,是否有機會重整旗鼓、賺錢還債?

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管理局局長萬存知為創業者具體指出了三個辦法。萬存知表示,借誰的錢,依法依規還錢,不逃廢債。現在還不了,但是得有一個計劃,什么時候還,是一次還,還是分期還,要跟你的放貸機構、借錢人有一個信用承諾。當創業者在找新機會的過程中,由于過去創業失敗,現在有新的機會需要再借錢。“貸和不貸,是由銀行、放貸機構根據征信記錄自己定,因為每家銀行的風險偏好、管理水平不一樣,有的可能覺得客戶有風險,但是我和他比較熟,過去有良好的溝通,可能將來有更高的收益。但有的銀行覺得管理跟不上,風險很大,不能放貸,所以每家放貸機構風險偏好不一樣。”萬存知說,征信系統是放貸機構決策的一個重要參考,但不是唯一的依據。

萬存知表示,在有不良記錄的情況下要獲得新的發展機會,當事人和相關的貸款申請人要和銀行保持良好的溝通,充分解釋溝通,有的放貸機構根據各方面的評估,因為征信信息是一個重要的參考,但不是唯一的。因為放貸機構還可以通過其他渠道了解你,過去由于什么原因,對這個事是可控的,將來發展是有前景的,適當支持還是有保障的。

加快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未來我國將以高水平開放切實增加征信市場化有效供給。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人生第一證可線上申領 辦理更自由實現...
小米手機銷量首超蘋果 晉升全球第二智...
衣二三宣布關閉服務 共享衣櫥行業生命...
鄭州花園路正在進行升級改造 將為鄭州...
東方今典集團與赤峰市簽訂合作協議 將...
內蒙古赤峰市委書記孟憲東會見東方今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