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財經要聞 >

新的LPR將帶來哪些影響?業內:銀行利差走勢短時間內難以進行量化

央行宣布為提高利率傳導效率,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決定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把銀行貸款利率與新的LPR和中期借貸便利利率掛鉤。8月20日,新的LPR將首次發布。新的LPR將會給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新的LPR改為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點形成,解決了原來多參考貸款基準利率進行報價,市場化程度不高,不能及時反映市場利率變動的問題。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認為,新的利率定價機制由商業銀行參考LPR自主加點定價,有利于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原來銀行的貸款利率主要是基于基準貸款利率,而基準貸款利率又是長期不變的,所以政策利率的變化,比如MLF(中期借貸便利)下降,不容易導致貸款利率下降,因此利率的傳導就不順暢。這次主要解決的問題是傳導的順暢性問題,通過改革明確要求銀行的貸款利率以后要跟LPR掛鉤,LPR又跟MLF利率掛鉤,這樣就建立了比較順暢的傳導機制。未來如果政策利率下降,貸款利率也會跟著下降,有助于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銀行利差走勢短時間內難以進行量化

業內人士認為,新方式實現MLF與貸款利率掛鉤,未來可通過下調MLF帶動貸款利率下行,是一種新的“降息”方式。但也有市場人士認為,在存款利率不變的情況下,貸款利率下行可能導致銀行利差收窄,對商業銀行產生不利影響。不過,馬駿認為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銀行利差走勢短時間內難以進行量化。

不能排除銀行利差有下降的可能性,但是到底會不會降、降低多少、降的有多快取決于很多因素,很難馬上就進行量化。影響未來利差走勢的因素包括:一是宏觀經濟情況,尤其是未來貸款需求是不是旺盛;二是風險溢價,風險溢價又跟貸款的違約率相關;三是政策利率本身的情況,政策利率的水平和變化;四是新的傳導機制落地速度有多快,因為傳導機制到了銀行還涉及改IT系統等等,還要花一段時間。

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形成機制改革

對金融市場影響不大

近日有機構預測,8月20日新公布的LPR利率可能維持在4.25%-4.30%的水平,比目前4.31%的水平小幅下行,低于目前基準利率4.35%的水平。業內人士預測,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形成機制改革是漸進、平穩推進的,短期不會有大變化,對商業銀行總體和金融市場影響不大。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人生第一證可線上申領 辦理更自由實現...
小米手機銷量首超蘋果 晉升全球第二智...
衣二三宣布關閉服務 共享衣櫥行業生命...
鄭州花園路正在進行升級改造 將為鄭州...
東方今典集團與赤峰市簽訂合作協議 將...
內蒙古赤峰市委書記孟憲東會見東方今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