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海自貿試驗區擴圍臨港新片區僅20天,國務院又印發了關于6個新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總體方案。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正在提速。
此間多位業內專家對中國網財經表示,面對當前錯綜復雜的外部形勢,在穩外貿、穩外資的調控任務下,正需改革出“實招”,及時通過自貿試驗區建設釋放制度創新紅利,形成內生的增長動力。
自貿試驗區建設“提速” 以改革應對復雜外部形勢
自貿試驗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自2013年9月首個自貿試驗區——上海自貿試驗區設立以來,至今已經5次擴圍,形成了“1+3+7+1+6”格局,全國擁有自貿試驗區的省份增至18個。并且本次擴圍后,實現了沿海省份自貿試驗區的全覆蓋,以及首次在沿邊設立自貿試驗區。
經由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總結提煉出來的新經驗、新做法,也陸續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復制。據商務部統計,近6年來,自貿試驗區已經累計形成202項制度創新成果并得以復制推廣,包括投資便利化81項,貿易便利化64項,金融開放創新23項,事中事后監管34項。
進入8月份以來,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有明顯提速跡象。8月6日,國務院印發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時隔僅20天,國務院又于8月26日印發了6個新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總體方案。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世界經濟處副處長梅冠群對中國網財經表示,最近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和6個新設立自貿區的方案接連出臺,可以說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上海自貿區臨港片區的方案堪稱是上海自貿區的升級版,開放力度比以前的方案大很多、步子也邁得更大,方案中有很多實實在在的內容。6個新設立的自貿區更是大幅拓寬了自貿試驗的空間范圍。這些自貿試驗區正在成為我國擴大開放的關鍵抓手。
梅冠群表示,自貿試驗區建設“提速”既有內因也有外因。從內因來講,中國已經到了一個開放的新階段,應該在哪些方面進一步開放、怎么開放,是設立自貿區的初衷。推進自貿試驗區擴圍,既可以推廣以往成功經驗,又可以因地制宜地在更多領域開展試驗。特別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尤其需要擴大開放,吸引更多外商來華投資,為經濟增長增添新動力。
而自貿試驗區對于外資企業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因為自貿試驗區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比全國版負面清單要更短,在投資環境方面比全國其他地區更具有優勢。據商務部數據,今年上半年,前4批的12個自貿試驗區吸引外商實際投資近700億元人民幣,占全國比重達14%左右;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20%多,較全國增速7%的水平高出將近13個百分點。
外因方面,梅冠群表示,在貿易摩擦背景下,中國新設一批自貿試驗區也是在對世界宣示,中國堅持開放的決心不會動搖。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中國網財經表示,近期自貿試驗區建設“提速”,除了各地準備工作已經水到渠成之外,也與目前錯綜復雜的外部形勢有關。“我們要以改革的動力,應對外部形勢的復雜性。”白明稱,“在當前穩外貿、穩外資的任務下,改革要出一些實招,及時通過自貿試驗區的建設,釋放制度創新紅利,形成一種內生的增長動力。”
專家:自貿試驗區或將繼續擴圍 建議向更多沿邊地區擴展
本次擴圍之后,擁有自貿試驗區的省份已經有上海、廣東、天津、福建、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海南、山東、江蘇、河北、云南、廣西、黑龍江共18個,占我國全部省份的一半多。
8月26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表示,本次自貿試驗區擴圍的目的,是要通過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多層次差別化探索,開展對比試驗、互補試驗,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更好服務于對外開放總體戰略布局。
新設立的6個自貿試驗區的定位各有不同:山東主要是通過加快推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高質量推動海洋經濟發展、深化中日韓區域經濟合作,推動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江蘇將通過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在打造開放型經濟、創新發展實體經濟和產業轉型方面先行先試;廣西將通過深化與東盟的開放合作、推動建設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探索沿邊地區開發開放等,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河北將主要圍繞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發展高端高新產業等,建設國際商貿物流重要樞紐、新型工業化基地、全球創新高地和開放發展先行區;云南將通過與越南、老撾、緬甸等周邊國家合作發展,建設連接南亞東南亞大通道的重要節點,推動形成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開放前沿;黑龍江將通過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著力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建設面向俄羅斯及東北亞的交通物流樞紐、提升沿邊地區開放水平,打造對俄羅斯及東北亞區域合作的中心樞紐。
新設立的6個自貿試驗區中,有3個是在沿邊地區,這是我國首次在沿邊地區布局自貿試驗區。梅冠群表示,沿邊地區原本是開放的末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沿邊地區變成開放的前沿,需要什么樣的開放政策、怎么通過開放帶動經濟發展、沿邊開放是不是要和過去的沿海開放走一樣的路子,這些都要探索試驗。而自貿試驗區體系中首次納入了沿邊地區,將帶來一種突破。
梅冠群建議,未來自貿試驗區建設還需要向其他沿邊地區拓展,甚至可以在沿邊自貿區的基礎上探索建設陸路自貿港,在投資營商環境方面全面對接國際先進標準,不斷提升面向周邊國家的開放水平。
白明表示,未來自貿試驗區仍有可能繼續向更多省份擴圍,但節奏不一定有前段時間這么快,還需條件成熟。他認為未來自貿試驗區建設有兩個新看點,一是自貿區與自貿港之間的結合,二是新片區的增設。
此外白明認為,自貿試驗區的格局不能僅僅從地理空間上做加法來體現,未來要更加強調片區質量、功能的提升。
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創新自主權”未來可期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創新自主權”。7月3日,國務院召開了第55次常務會議,專門聽取關于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創新自主權工作情況的匯報。
在8月26日的吹風會中,王受文表示,商務部會同6省市以及相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主要在五個方面對新設6個自貿試驗區賦予更大改革自主權:
第一,聚焦貿易便利化。6個總體方案在貿易便利化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江蘇方案提出優化口岸通關流程、推進貨物平均放行和結關時間體系化建設;云南方案提出實施“一口岸多通道”監管創新;廣西方案提出與東盟國家“單一窗口”進行互聯互通。
第二,聚焦投資便利化。比如,將外資人才中介機構、無船承運、外資經營國際船舶管理業務的審批或備案管理權限賦予自貿試驗區或有關地方。
第三,聚焦金融創新服務實體經濟。如河北方案提出金融監管“沙盒機制”,在雄安股權交易所開展股權眾籌試點;山東方案提出開展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試點。
第四,聚焦引進人才便利化。比如,廣西方案提出將有關外籍及港澳臺人才省級管理權限賦予自貿試驗區;云南方案提出建立外籍務工人員管理長效機制;黑龍江方案提出開展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試點。
第五,聚焦體制機制創新。6個總體方案均提出支持各地構建精簡高效、權責明晰的自貿試驗區管理體制和用編用人制度,如山東方案、江蘇方案都提出將能下放的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全部下放給自貿試驗區。
王受文還表示,下一步將根據相關改革試點任務的實施效果,會同有關地方和部門認真研究,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
對于“更大改革創新自主權”如何體現,梅冠群表示,試驗能否取得突破是地方探索出來的、自下而上的,不是職能部門討論審批出來的,因此要有容錯空間。“試驗涉及面很廣,不可能保證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位,如果試驗出現了問題,及時調整就是了,不會影響到國家全局。”他稱。
白明表示,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創新自主權”,實際上就是讓自貿試驗區的含金量越來越高。“給自貿區改革自主權,他們可以結合實際干更多的事兒,更加對標世界的最高標準,發揮好自貿區的功能。”白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