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公司 >

多家航空公司給手機“松綁” 中國航空“飛”進互聯網時代

1月18日凌晨,乘坐海南航空HU7781次航班的旅客在使用手機。
航空業必須“飛”進互聯網時代

在飛機上使用手機上網,并不只是廣大旅客的夢想。早在2012年,東航集團總經理馬須倫就曾暢想過空中無線局域網的廣闊前景。他說:“旅客對上網的要求是‘隨時隨地’,航空業也必須‘飛’進互聯網時代,這是信息時代對航空業發展提出的新要求。”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曾提出,空中使用手機會對地面網絡造成干擾。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從1993年起明確禁止在飛機上使用手機。隨后,全球各國紛紛效仿,禁止在飛機上使用手機。

2013年10月,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認可絕大多數商業航班可以承受來自便攜電子設備的電波干擾,宣布“解禁”便攜電子設備。近年來,美聯航、漢莎航空、全日空等國外航空公司早已推出空中上網服務。

這也使得國內航空公司長期以來在飛機上禁用手機的規定備受爭議。有受訪航空公司表示,國內航空公司相比于國外在開通“空地互聯”方面晚了六七年,還有多方面因素,包括互聯網技術水平、航空公司改裝飛機的成本等。

業內人士表示,當旅客需求與投入成本能夠實現一定的平衡時,航空公司就有意愿提供空中上網服務。

目前,東航已在74架飛機執飛的全部國際遠程航線及166條國內重點商務航線上提供無線局域網。海航的波音787-9機隊中17架客機已實現空中接入互聯網。

改裝一架“聯網”飛機花200萬元 “空地互聯”需尋找商機

國外航空公司早已啟動“空地互聯”的服務,有不少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中國航空公司的空中上網服務將來會收費嗎?

受訪航空公司表示,暫時沒有收費的計劃,國內航空公司在“空地互聯”的運營模式上與國外航空公司不同,國內市場很難實現收費,未來國內航空公司會摸索新的商業模式,比如與電商合作等。

以東航為例,目前東航提供的空中上網服務是免費的,暫時沒有制定收費計劃。

為滿足上網要求,飛機改造、硬件安裝等這些為“空地互聯”投入的成本不小。有航空公司透露,改裝一架具有空中互聯功能的飛機大約需要花費人民幣200萬元。可見,要實現商業成功還面臨較大挑戰。

鄒建軍認為,有關部門會對市場進行監督,航空公司并不能因為提供上網服務而隨意收費,在如今我國的互聯網應用環境下,共享概念會被引入飛機的上網服務,航空公司也需要進行更多的探索,在其中找到新的商機。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海龍大廈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完成了轉型升...
博奧鎂鋁擴產完善完善區域深加工布局 ...
弘亞數控產能進一步釋放 專用設備的產...
捷信消金去年總資產同比下降近38% 凈利...
中遠海科(002401.SZ)股價低開低走創新低...
片仔癀(600436.SH)前十大流通股東3家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