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教育 >

“面向未來的世界遺產教育”邊會舉行 聚焦青年和遺產教育

中國網福州7月18日訊 (記者 秦金月)7月17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面向未來的世界遺產教育”主題邊會在福州召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出席并發表主旨演講,福建省省長王寧出席會議。

開幕式由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秦昌威主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主席阿加皮托·姆巴·莫庫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副總干事曲星通過線上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副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任、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主席田學軍在致辭中指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遺產是心靈的圣地,青年是遺產的未來,本次大會格外重視青年和教育議題,此次遺產教育邊會具有重要的意義。福州市委書記林寶金在致辭中介紹了福州近年來在遺產教育領域的主要發展狀況。

高層對話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事處主任夏澤翰主持。

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發表題為《傳承世界遺產,激發未來力量》的主旨演講。陳寶生指出,教育與遺產保護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業,遺產保護事業需要教育,教育工作者要特別關注遺產。在教科文組織推動下,全球遺產教育取得長足進步,有力推動了世界遺產保護事業發展,成為塑造價值、傳播知識、提升能力、凝聚力量的重要途徑。

陳寶生指出,中國既是世界遺產教育的倡導者,更是實踐者,通過將遺產教育納入國家教育發展總體規劃和各級學校的教育教學,我國已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遺產教育理念與實踐。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中國重要載體,二是作為推動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途徑,三是推動了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四是作為教育國際合作的重要內容。

陳寶生強調,面對百年未有之變局,面向未來的世界遺產教育,要更加關注世界遺產保護事業面臨的新挑戰,要更加關注教育發展的新趨勢,要更加關注青少年的新特點。未來世界遺產教育事業大有作為,必將為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世界和平與可持續發展做出獨特的貢獻。

隨后,埃及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部部長兼埃及教科文組織全委會主席哈立德·阿提夫·阿卜杜勒加法爾、埃塞俄比亞教育部部長格塔洪·梅庫里亞、巴基斯坦聯邦教育專業培訓和國家遺產部部長沙夫卡·馬哈茂德、納米比亞教育部副部長法斯卡納·N·卡利、泰國教育部副部長陳龍宛虹、塞爾維亞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塔瑪拉·拉斯托瓦茨·西亞馬什維利、古巴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亞伊瑪·埃斯基韋爾、坦桑尼亞教育、科學和技術部副常務秘書詹姆斯·E·莫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副主任喬蒂·霍薩格拉哈爾等通過線上分別發言,它們對中國在世界遺產教育領域的工作表示高度認可,并介紹了各自(國家)近年來在世界遺產教育領域的經驗和做法。

在國際案例分享環節,有關專家介紹了全球世界遺產教育的最新實踐案例與主要經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副秘書長李昕分享了從全球五大洲遴選出的10個國際優秀推薦案例,并從中歸納出未來世界遺產教育所具備的5點特質。法國盧瓦爾河谷麗芙城堡負責人羅琳·雷紐介紹了法國在城堡遺產教育方面的主要經驗和做法。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中心主任袁愛俊分享了全國青少年遺產知識大賽等特色活動。遺產教育咨詢公司(德國)創始人孔萍介紹了德國在青少年遺產教育方面的有關案例。

在閉幕致辭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事處主任夏澤翰希望各方能以此次主題邊會的舉辦為契機,進一步加強遺產教育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以期更好實現教科文組織的宗旨。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使世界遺產事業面臨特殊的復雜挑戰和不確定因素,因此青年和教育議題受到格外關注。此次會議為各方共同謀劃全球世界遺產教育的未來藍圖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國際交流平臺,具有重要的承前啟后作用,對于各方就面向未來的世界遺產教育達成新的重要共識,攜手推動世界遺產教育邁上新臺階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次會議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有關國際機構、各國教育部、中國各省教育廳、福州市及有關專家代表約120人出席會議。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