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焦點新聞 >

中國互聯網 30 年了,但任何嘗試依然是偉大的開始

雙旦期間,愛范兒辦公室里最熱鬧的,要算每天快遞小哥送來的一本本打著各大互聯網廠商 Logo 的日歷了。

日歷奇妙之處,在于你只翻過一頁,時光卻已更迭一年。

對于明年就要 30 歲的我,捻起這頁紙的手總要猶豫一番,因為那意味著“而立”的責任就要擔在肩上。相反,這五顏六色花枝招展的紙張之上的中國互聯網征程,也剛剛被打上 30 歲的標簽,而它卻比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看上去有活力的多。

風雨三十年,中國互聯網趕超之路

商業史書架上再多的《XX 幾十年》,寫不盡中國互聯網的跌宕起伏。

以“互聯”之名,中國互聯網始終以聯結為訴求,無論是聯結人與人、地點與地點,還是聯結科技與人類、未來與現在。

然而 30 年前,連讓中國聯結上互聯網的那臺電腦,都是千辛萬苦才弄到的。

1986 年,中國與德國簽訂了科技交流合作協議,德國開始向中國派遣專家,當中的措恩教授以個人身份說服德國公司對中國進行援助,其中就包括那臺 7760 大型計算機。

1987 年 9 月 14 日,中國科學家嘗試發送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但回車鍵敲下之后,并沒有收到任何信息,原因是軟件調試出現了問題,郵件并沒有發出去。

一周之后的 9 月 20 日,第二次實驗才終告成功,20 點 55 分屏幕上顯示出的“發送完成”,標志著中國互聯網的開始。

很多人都知道這封郵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跨過長城,我們可以達到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的內容,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并不是詩意的描寫,而是當時中國無法直接連接世界,這封郵件必須先發到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才最終被轉發至世界。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中國互聯網 30 年了,但任何嘗試依然...
微軟和亞馬遜高級雇員涉嫌召妓 數百封...
董明珠再放豪言,不過對于“10億”賭局...
ZED 迷你相機:將 VR 轉變成 AR 的黑科技
預測性智能的力量:AI 和機器學習將如...
總部人員編制精簡51.6%,中國聯通混改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