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焦點新聞 >

去年我國GDP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5%左右

昨天,《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9%,總量達到82.7萬億元,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5%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位。

經濟實力實現新躍升“2017年,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國內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防范化解風險挑戰、實現經濟穩定發展任務艱巨。”國家統計局黨組成員、總經濟師盛來運表示,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我國不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度擴大總需求,科學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經濟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據統計,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9%,總量達到82.7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超過12萬億美元,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5%左右,比5年前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穩居世界第二位。經濟增量折合1.2萬億美元,相當于2016年澳大利亞的經濟總量。

2017年年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達到31399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294億美元,外匯儲備穩居世界第一。全年糧食產量61791萬噸,連續5年穩定在6億噸以上;新改建高速公路里程6796公里,新建高速鐵路投產里程2182公里,新增光纜線路長度705萬公里,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網、高鐵運營網和移動寬帶網。

在經濟實力不斷躍升的同時,中國經濟發展步伐穩健有力,經濟運行的穩定性、韌性和包容性明顯增強。數據顯示,2017年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和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都在5%以下,處于近年來的低位;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6%,符合年度預期目標。

“6.9%的經濟增長、不到5%的失業率、1.6%的通脹,這樣的經濟運行格局難能可貴,在世界范圍內也是一枝獨秀。”盛來運說。

結構優化取得新進展

過去一年,我國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革,經濟增長實現了從主要依靠工業帶動轉為工業和服務業共同帶動,從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為消費和投資一起拉動。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工業向價值鏈中高端延伸。”盛來運介紹,2017年,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3.4%和11.3%;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分別為12.7%和32.7%。與此同時,服務業加快發展,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增速比上年加快0.3個百分點;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6%,比第二產業高11.1個百分點。

隨著創業創新蓬勃發展,新動能成長實現新突破。2017年,全國新登記企業比上年增長9.9%,日均新登記企業1.66萬戶。新產業新產品不斷壯大,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增速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快4.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17.3%,實現營業利潤比上年增長30.2%。

民生事業實現新改善

保基本、兜底線、建機制,去年,我國全面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大力發展教育衛生事業,不斷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讓人民群眾更多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3%,增速比上年加快1個百分點,快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速0.4個百分點。國內游客人次比上年增長12.8%,國內旅游收入增長15.9%,國內居民因私出境增長5.7%。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去年我國GDP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5%左右
尹中立:注冊制改革延期對二級市場將產...
2月份中國制造業和非制造業PMI雙雙小幅回落
樓市調控將向三四線城市深入 去庫存和...
西安臨潼唐代造像七寶”特展在位于杭州...
阿里收購餓了么,會引發怎樣的蝴蝶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