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錢江晚報》報道,地處杭州市濱江區的**雅筑9月已經交付,但是很多業主沒有收房,問題就出在所謂的“贈送面積”上。日前濱江區城管對**雅筑“贈送面積”進行了強制拆除,認定這些向外澆筑的擴展空間是違章建筑。
(相關資料圖)
對此業主質疑,當初開發商賣房時宣稱的贈送面積,為何到頭來卻成了違章建筑?
偷偷改造被舉報
若不是因為違章搭建被查,**雅筑應與眾多樓盤一樣,業主已經陸續收房。但目前來看,很多業主恐怕要把收房時間一再拖延了。
**雅筑小區總建筑面積約4.4萬平方米,由5幢板式小高層組成,已在今年9月交付,但很多業主并沒有收房,原因是贈送面積成為違章建筑。“贈送空間的部分工程沒完工,前段時間被人舉報,現在城管要求拆除。”項目施工方一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道。
記者查詢資料,**雅筑銷售的有兩種戶型:一個是89平方米的三室兩廳兩衛,另一個是133平方米的四室兩廳兩衛。戶型圖上標注“89平方米三室兩廳兩衛”,其南面是兩個房間,另一房間指北面的“可伸展空間”;133平方米戶型圖顯示,在廚房和書房之間的餐廳,注明為“可伸展空間”。
“一套戶型送了十二三個平方米,改造后,大戶型可多出一個獨立的餐廳,小戶型多一個書房。”**雅筑的售樓部已經撤除,記者在樓盤的物業處遇到了開發商一位工作人員,他說,“伸展空間”是后期改造的,開發商指定一支建筑隊統一施工,改造做好后,就能順利交付了。但在上個月被城管拆違后,工程顯然延緩了。
隨后,記者聯系了濱江區城管執法大隊長河中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9月底,他們接到**雅筑的違建舉報,隨后發現**雅筑共有104戶進行了建設改造106處,合計面積394平方米。
對比樓盤審批圖紙后,規劃局明確以上建筑沒有審批,并請城管部門根據《杭州市城鄉規劃條例》第四十九條處理,該條明確:“在已竣工驗收的建設工程用地范圍內或者利用建設工程擅自新建、搭建建筑物構筑物的,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沒收實物或者違法收入,并處違法建設部分所屬單項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罰款。”
10月初,城管長河中隊拆除了**雅筑100多處現澆樓板,直到目前,他們仍不允許建筑方繼續搭建。
購房者多留個心眼
開發商用“可拓面積,靈動空間”說辭吸引客戶眼球,用誘人的贈送面積作為營銷手段屢見不鮮。而購房者對“不計入建筑面積”的贈送,也很高興地覺得“賺到了”。事實上,這里面隱藏著風險。
“購房者與開發商簽購房合同時,雙方還會簽一份第三方改造協議,協議中寫明驗收后由開發商牽頭,指定某建筑隊后期改造,一般來說,半年時間改造完成。”這位開發商說。
樓盤銷售前期,開發商往往只宣揚其賣點,對后期可能隱藏的風險卻只字不提,而一旦涉及違規,遭受損失的往往是業主自己。
“只要不在規劃審批許可范圍內,業主或者開發商對房屋做的后期改動,一律屬于‘違建’,職能部門有權進行拆除整頓。”浙江六和律師事務所胡*冬律師提醒購房者,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可讓開發商提供規劃許可證,對比圖紙看一下,贈送空間是否在審批范圍內;或者自己到市規劃局查資料,了解樓盤審批建筑范圍;另外,還可跟開發商簽一份補充協議,明確后期改造時,如果認定為違章建筑,開發商應承擔賠償。
不過,這份協議實際操作起來很難。“贈送空間基本沒有審批過,開發商知道是違章的,不可能來承擔風險。”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開發商說,目前他們能報批出的合法贈送空間有露臺、陽臺、設備平臺等,有些打了“擦邊球”的,比如私家入戶門廳、入戶庭院等,雖然不是違章建筑,卻是占用了公共空間。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