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外匯 >

美聯儲下周加息75個基點 美聯儲加息預期弱化給美元指數壓力

周五(7月22日)當周美元指數震蕩小幅回落,主要因市場對美聯儲下周決議大幅度加息預期有所降溫。其他非美方面,歐洲央行本周大幅升息支持歐元,英國經濟前景悲觀限制英鎊回升,而日本央行維持寬松政策,美元兌日元整體維持強勢。下周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美聯儲7月的貨政策決議,目前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升息75基點。

美元指數本周震蕩小幅回落調整,主要因美聯儲大幅度加息的預期降溫,同時市場的避險情緒降溫

圖:美指日圖走勢

美聯儲加息預期弱化給美元指數壓力。期美元指數回落,交易員們降低了對美聯儲7月份激進加息100個基點的押注。美聯儲決策者上周五暗示,他們可能會在7月26-27日的會議上堅持加息75個基點,但最的高通脹讀數表明今年晚些時候可能需要以更大幅度加息。

一項調查顯示,美聯儲將在下周的會議上選擇再次加息75個基點而非100個基點以抑制居高不下的通脹,因為經濟學家們認為美國經濟明年陷入衰退的可能上升至40%。

美國6月份通貨膨脹率錄得9.1%,再次創下40年來的新高,這引爆了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押注,即美聯儲將在7月加息100個基點。但在公開講話中,一些此前較為鷹派的美聯儲官員都表示傾向于在7月加息75個基點,這緩和了市場預期。

7月14至20日的調查顯示,在102位受訪分析師中,有98位預計美聯儲將在7月FOMC會議結束時加息7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上調至2.25%—2.50%。只有4名分析師認為美聯儲將加息100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期貨的走勢也顯示,美聯儲7月加息100個基點的可能只有五分之一左右,與調查結果基本一致。

通脹和衰退將主導美聯儲加息路徑。相較于加息100個基點,加息75個基點是沒那么鷹派的選擇,但也已經是美聯儲幾十年來最激進的加息路線,這無疑也加劇了人們對經濟衰退的擔憂。

最新調查的預測中值顯示,美國未來一年陷入衰退的可能為40%,兩年內陷入衰退的可能為50%。這一比例較6月份的25%和40%大幅上升。

超過90%的受訪者表示,任何潛在的衰退都將是輕微或非常輕微的。美銀證券資深美國分析師AdityaBhave表示:現在似乎有一種針對消費者的通貨膨脹稅,且其納稅額還會繼續增加,并損害消費者,最終把經濟推入溫和的衰退。

此外,調查認為,經濟增長和通脹的放緩可能會迫使美聯儲在未來的會議上縮減加息規模。

絕大多數人預計,美聯儲將在9月加息50個基點,然后在11月和12月的會議上僅加息25個基點,與上次民調基本持。

美國今年的GDP增速預期被從上月的2.6%大幅下調至2.0%,到2023年(市場預計屆時美聯儲加息將對經濟產生全面影響),美國GDP增速預期幾乎減半至1.2%。

市場避險情緒降溫,不利于美元。“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已開始恢復供氣,打壓了市場的避險情緒。當地時間7月20日下午,德國天然氣管道運營商Gascade宣布,在例行年度檢修結束后,“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將于21日恢復向德國供氣。

據了解,Gascade在位于德國北部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的盧布明運營著兩處“北溪1號”的天然氣接收點,而這兩處地點都將保留天然氣的輸送。

該公司表示,由于設施的啟動是非常復雜的技術過程,全面恢復運力可能需要數小時,并持續到21日早上晚些時候,屆時將在其臺上公布實際輸氣量。不過,分析人士指出,在天然氣實際進行交付前,情況仍有可能會發生變化。

此前,俄羅斯總統普京于19日晚證實,“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將在維護結束后恢復供氣。普京表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正一如既往履行其義務,并愿意繼續履行其所有義務。

在過去的一周半時間里,穿越波羅的海的“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因進行年度維修工作未向德國供氣。德國聯邦政府曾擔心俄方會就此暫停天然氣的輸送。

歐元兌美元本周震蕩回升,主要受益于美元走軟,且歐洲央行大幅度升息也支持歐元

圖:歐元兌美元日圖走勢

歐洲中央銀行21日宣布將歐元區三大關鍵利率均上調50個基點,以確保歐元區中期通脹率低于2%的目標。這是歐洲央行自2011年以來首次加息。專家認為,當前歐元區正面臨高通脹、高債務、弱歐元和能源危機等多重困擾,經濟前景黯淡,歐洲央行未來貨政策空間有限。

加息力度大于預期。歐洲央行當天發布公告說,自本月27日起,將主要再融資利率、邊際借貸利率和存款機制利率分別上調至0.5%、0.75%和零。此次加息幅度高于市場預期。歐洲央行6月9日曾宣布,計劃7月加息25個基點。

今年以來,在美聯儲激進加息負面外溢效應、歐洲能源危機蔓延等諸多因素影響下,歐元區通貨膨脹數據持續走高,6月通脹率按年率計算達8.6%,再創歷史新高;同時,歐元對美元匯率持續下跌,日跌至20年來最低點,導致歐洲央行壓力驟增。為防止通脹進一步惡化,保持歐元匯率穩定,歐洲央行被迫啟動十余年來的首次加息。

歐洲經濟研究中心經濟學家弗里德里希·海涅曼認為,歐洲央行決定在利率方面邁出一大步,這是利好消息。

盡管如此,歐洲央行加息步伐仍遠落后于美聯儲。今年美聯儲已三次加息,累計幅度達150個基點,而且市場普遍預計,7月底美聯儲將再加息至少75個基點。

法國外貿銀行投資管理公司首席投資策略師馬布魯克·舍圖阿納表示,歐洲央行與美聯儲加息的差距會給歐元帶來進一步的下行壓力。

市場人士指出,歐洲央行加息將抬高歐元區國家融資成本,導致一些成員國債券收益率利差擴大,加劇高債務國家償債壓力。此次加息之前,歐元區決定市場中長期利率基準的主權債收益率早已追隨美國激進的加息步伐而顯著上升。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6月中旬曾升至4.19%,創8年來新高,當時其風險溢價水(與德國國債的利差)已接新冠疫情暴發之初的高位。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強勢美元和美國緊縮貨政策產生的負面溢出效應正波及歐洲,使歐元區經濟承壓。歐洲央行大幅加息可能加劇經濟衰退風險,這意味著未來制定政策時將陷入兩難境地。

荷蘭國際集團宏觀研究部負責人指出,歐洲央行加息周期的窗口可能因迫在眉睫的衰退而迅速關閉。富國銀行分析師預計,歐洲央行不太可能多次加息50個基點,其加息周期會在明年一季度結束,屆時存款利率預計僅為0.75%。

日本三菱日聯銀行的分析則認為,鑒于歐元區經濟增速大幅放緩的風險越來越大,歐洲央行加息舉措不太可能持續到2023年第一季度。

英國卡克斯頓外匯公司(CaxtonFX)高級市場分析師邁克爾布朗(MichaelBrown)表示,鑒于歐盟面臨的經濟衰退風險升高,歐洲央行大于預期的加息所導致的歐元走高很可能是短暫的。

瑞銀集團在21日早些時候表示,雖然市場大體預期歐洲央行將在當日加息25個基點,但也有傳聞表示歐洲央行可能考慮加息50個基點。不過,歐洲央行需要衡加息將對歐洲高負債國家主權債券的影響和歐元區經濟可能陷入衰退的風險。

瑞銀集團認為,如果歐洲經濟因限制天然氣消費而陷入衰退,歐洲央行可能必須暫停加息,即便通脹依然處于高位。意大利總理德拉吉在當日宣布辭職很可能會觸發意大利在今年秋季提前舉行大選,其辭職也讓意大利這一歐洲第三大經濟體面臨新的利空。

英鎊兌美元本周震蕩攀升,受益于美元走軟,同時英國央行加息預期升溫也支持英鎊

圖:英鎊兌美元日圖走勢

歐洲央行本周大幅度加息50基點,該行舉措有助于鞏固人們對歐洲其它地區更積極加息的預期。投資者現在認為,英國央行下個月加息50個基點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這將是英國央行自1997年獨立制定貨政策以來的最大一次加息。

交易員預計英國央行將在8月4日加息約48個基點,高于此前的45個基點。鑒于市場仍在為英國央行去年11月未能上調利率而耿耿于懷,這代表著人們對英國央行即將跟隨加息50個基點押下了相當大的賭注。

雖然本周英鎊走高,但英國經濟前景不容樂觀,仍然給英鎊未來下行壓力。

分析人士認為,由于英國通脹居高不下導致民眾生活成本猛增、企業經營困難,加之持續的烏克蘭危機、混亂的脫歐程序等外部難題,下半年英國經濟前景不容樂觀,而下任首相花落誰家亦給英國經濟添加了一層不確定。

英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英國5月份經濟意外擴張,在4月份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0.2%之后,5月增長了0.5%,高于此前經濟學家們預測的0.1%的增幅。

英國財政部6月份發布的經濟預測報告則顯示,市場預測英國2022年GDP增長3.6%,2023年GDP增長0.9%,低于5月份的3.9%和1.3%,以及2月份的4.4%和2%。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此前也預測,英國GDP將在2022年第四季度陷入衰退。

調查顯示,13位經濟學家預計,英國在未來12個月出現衰退的可能達到45%,這比2022年初調查時的概率高出三倍。報道指出,40年來最高的通脹和生活成本高企已成為英國經濟疲軟的根源。

自2021年下半年,英國通脹率開始突破英國央行制定的2%的目標,之后數月接連攀升。英國5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9.1%,繼4月同比上漲9.0%后再次創下40年來最高紀錄。英國也因此成為七國集團中CPI漲幅最高的國家。

數據顯示,5月英國的食品價格上漲幅度從6.7%上升到8.5%的13年高點,面包、谷物和肉類價格漲幅最為明顯。此外,汽車燃料價格在過去一年中上漲了三分之一,是1989年以來的最大年度漲幅。

同期公布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顯示,工業生產者的成本亦大幅上漲了22.1%,是自1985年1月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5月同比上漲15.7%,是45年來的最高紀錄。這將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推高消費者價格。

更令人擔憂的是,市場預計英國通脹水尚未達到峰值。英國政府可能于10月再次上調能源價格上限,預計CPI屆時將超過11%。

為抑制高通脹,英國央行上個月宣布,將基準利率從1%上調至1.25%。這是去年12月以來英國央行的第五次加息,調整后的利率水為2009年2月以來最高。英國央行同時表示,將特別警惕“更持續的通脹壓力”,如有必要將做出有力回應。

凱投宏觀首席英國經濟學家保羅·戴爾斯預測,央行明年將把利率從目前的1.25%上調至3.00%。德勤首席經濟學家伊恩·斯圖爾特認為,在通脹率超過9.0%的情況下,1.25%的基本利率在歷史標準下仍然是非常低的水,預計未來六個月基本利率將增加一倍以上。

美元兌日元本周小幅回落,受累于美元走軟,但日本央行維持寬松措施不利于日元,匯價整體依然維持強勢

圖:美元兌日元日圖走勢

日本央行維持超寬松貨政策。日本央行21日結束貨政策會議后宣布,繼續堅持當前超寬松貨政策,維持利率水不變,同時將2022財年(截至2023年3月)通脹預期上調至2.3%。日本央行當天發布公告說,繼續將短期利率維持在負0.1%的水,并通過購買長期國債,使長期利率維持在零左右。

日本央行當天發表經濟與物價展望報告,將2022財年日本經濟增長預期由2.9%下調至2.4%,并預計2023財年經濟增長2.0%;將2022財年通脹預期由1.9%上調至2.3%,并預計2023財年回落至1.4%。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當天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能源仍是推升通脹的最主要因素,若不加入能源和生鮮食品,通脹指數并未達到2%,央行將繼續堅持2%的通脹目標。

瑞銀集團說,日本央行在21日舉行的貨政策會議上宣布維持超低利率不變,同時提高了通脹預期并警告經濟前景面臨的風險。日本央行表示,如果需要,將不會猶豫采取更多寬松措施。

瑞銀稱,日本央行的貨政策符合預期,預計日本央行在接今年年底時將調整貨政策。由于美元兌日元匯率很可能依賴于美國經濟增長趨勢和美聯儲貨政策偏向,不能排除美元兌日元匯率期向140:1的水發起沖擊的可能。

與全球加息浪潮相悖的寬松政策并非沒有代價,政策分歧已將日元匯率推低至24年低點。外匯市場波動符合經濟基本面至關重要,然而最日元迅速貶值,對其國內經濟不利。

日元疲弱推高了本就飆升的進口成本,損害了日本家庭和零售商的利益。周四早些時候,日本財務省公布,受日元疲弱影響,6月份連續第11個月出現貿易逆差,進口額同比增長46.1%。

黑田還稱,他并不樂見日元快速貶值的另一大原因是,企業可能會因此拋售日元、推遲投資。

日本央行6月共買入16.2萬億日元的國債,規模創單月紀錄,以捍衛其10年期國債收益率0.25%的上限,以一己之力硬抗拋售潮。激進的買入推動日本央行持債量占整體債券市場比例超過50%,其希望逐步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的努力因此受挫,并給期貨市場帶來一些壓力。

然而,當前日本通脹加速上行,連續第三個月超過央行目標。給日本央行繼續維持寬松措施帶來壓力。

隨著全球原材料價格上漲推高日本進口成本,日本經濟面臨壓力,日本通脹率連續第三個月高于日本央行的目標。

日本內務部的數據顯示,6月份,日本整體CPI上漲2.4%;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成本、但包括能源成本的核心CPI指數同比上漲2.2%。這一數據與市場預期中值相符,意味著日本通脹率連續第三個月高于日本央行設定的2%的目標,在此之前的5月和4月均為2.1%。

據媒體報道,NLI研究所經濟研究主管TaroSaito表示:日本目前的通脹仍是成本推升型通脹,而不是日本央行所期望的由薪資上漲支撐的可持續通脹。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承諾采取更多措施限制物價上漲,以扶持消費者和企業。政府估計,包括汽油補貼在內的現有措施將使5月至9月的總體消費者價格指數下降0.5%。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美聯儲下周加息75個基點 美聯儲加息預...
上周五美元指數小幅上漲 加息100基點的...
美聯儲將再加息75個基點 黃金本周仍面...
美元普遍走軟背景下 英鎊兌美元昨天上漲0.23%
7月人民幣匯率小幅走貶 上周累計調貶19...
美指周三上漲在107.25之下遇阻 美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