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1、歐盟一家機構表示,歐洲正面臨至少500年來最嚴重的干旱,歐洲大陸近三分之二的地區處于干旱警戒或警報狀態,導致內陸航運減少、電力生產和某些農作物的產量下降。歐盟執委會負責監督的歐洲旱情觀察站(EDO)在8月份的報告中指出,歐洲47%的地區處于警報狀態,土壤水分明顯不足,17%處于警戒狀態,植被受到影響。執委會在一份聲明中說,如果本季結束時的最終數據能證實初步評估,那么目前的旱情似乎是至少500年來最嚴重的。
2、美國7月獨棟新屋銷售驟降至六年半低位,因抵押貸款利率居高不下和高房價進一步侵蝕了人們的供房能力。美國商務部報告,7月新屋銷售環比驟降12.6%,經季節性調整后年率為51.1萬套,為2016年1月以來最低。6月新屋銷售年率下修至58.5萬套。7月新屋銷售同比下降了29.6%。標普全球的調查顯示,8月份標普全球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從7月終值47.7降至45,為2020年5月以來最低。盡管需求放緩,但房價上漲依然強勁。7月新房價格中位數為43.94萬美元,比一年前猛漲8.2%。
3、白宮下調了其對經濟的預測,將2022年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成長預估從3月的3.8%大幅削減至1.4%,稱經濟放緩是由于新冠Omicron變種的出現、烏克蘭戰爭、持續的通脹和加息。白宮還將2022年的通脹預測從3月時的2.9%上修為6.6%,與民間預測一致。
4、一項受到密切關注的調查顯示,由于工廠產出下降,規模龐大的服務業僅小幅擴張,英國民間行業8月增長緩慢,這增加了可能即將陷入衰退的跡象。然而,經濟學家表示,通脹壓力仍然很高,即將到來的經濟下滑不太可能阻止英國央行在下月再次加息。8月標普全球/CIPS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從7月份的52.1降至50.9,為2021年2月以來最低。接受路透調查的經濟學家之前預測該指數降至51.1。
5、貼現率會議記錄顯示,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和圣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的董事會在7月中投票贊成將向商業銀行收取的緊急貸款利率提高整整100個基點。會議記錄還顯示,堪薩斯城聯儲董事會投票贊成將貼現率提高50個基點。最終,以上三家地區聯儲的意見被否決。其他九個地區聯儲董事會均支持提高貼現率75個基點。
6、歐洲央行執委帕內塔表示,歐洲央行可能需要進一步提高利率,但采取政策舉措時必須謹慎,因為經濟衰退的風險正在上升。“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帕內塔在米蘭的一個金融會議上說。“如果我們出現大幅放緩甚至衰退,這將緩解通脹壓力。
(二)國內要聞
7、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中國服務貿易發展面臨不少挑戰和制約,包括疫情影響的持續和外需收縮的風險,一些企業面臨訂單不足、成本上升等挑戰,經營預期不穩。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基礎和長期向好的發展勢頭沒有改變。
8、中國央行公告,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今日開展了20億元人民幣七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仍持平于2.0%。這是逆回購連續第20日定在同一規模,并繼續完全對沖當日到期。
9、中國銀行(601988)間市場隔夜回購利率繼續小幅下行,資金供求仍較為平衡。交易員稱,隔夜回購利率連續走低,惟月末臨近機構仍難掉以輕心,央行若仍敲打市場加杠桿行為,月末資金面大幅收緊雖概率不大,但料亦難舒適跨月。
10、中國銀行間債市早盤收益率整體小漲,中短券依舊延續近期的偏弱表現,3-5年期金融債收益率升幅多在1.5-2個基點(bp)間。8月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降息落定后,距接下來的數據發布還有一段時日,消息面進入短暫空窗期,期限利差收窄的交易邏輯仍主導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