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焦點財經 >

居民親自動手為老舊小區“穿新衣”,鄰里團結人人夸贊人人羨


(相關資料圖)

畢恒明今年71歲,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區通道北街團結公寓已經住了20多年了。提起團結公寓,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老舊房、臟亂差。這個小區只有一棟樓,其中一、二層還是商鋪,三層以上才是居民。由于小區位置比較特殊,地處臨街商鋪的背面,因此小區內不大的空地也就成了商鋪的后院,每天商鋪進貨的大車、臨時停放的外來車輛、隨意進出的社會人士……整個小區魚龍混雜,治安很差。

畢大爺說,不僅如此,團結公寓的居住環境也非常糟糕。院子里隨意堆放著共享單車,數量多到甚至已經影響了小區居民的正常通行,最狹窄的地方行人要側著身子才能通過。小區的下水道也早已沒有排水功能,夏天雨水稍多一些,下水道的水就會溢滿院子,泡著地上的垃圾,臭氣熏天。

直到去年,一家租用小區商鋪的飯店搬走了,但厚重的油污卻將團結公寓的外墻腐蝕殆盡,裸露出灰色的墻體。畢大爺與幾戶居民商量后找到通道北街社區,想領幾桶漆粉刷外墻。通道北街社區主任張娜了解情況后,非常支持畢大爺的“改造計劃”。就這樣,畢大爺領著小區內居民,親自動手為團結公寓刷上了新外衣。

自此,團結公寓開始一點點發生改變。外來人員、車輛隨意出入小區,畢大爺就代表居民與商鋪協商,最終由商鋪出資新建了電動門。往來的人變少了,小區的環境自然就變好了,再也沒有堆積如山的共享單車,甚至還空出了一大塊地方作為停車位。下水道夏天溢水反味,畢大爺就號召小區居民共同出資,更換了新的下水管道,還將地面的坑洞填平。樓道里沒有燈,晚上進出不方便,畢大爺自己動手拉電線、更換樓道燈;小區新安了加壓泵,畢大爺號召全體居民和商鋪共同出資交電費……

后來,團結公寓納入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有了社區的助力,再加上居民們自發的維護,如今的團結公寓院內干凈寬敞,車輛停放有序,院子四周擺了一排花,微風拂過還能聞到陣陣花香;樓棟外墻重新刷了漆,嶄新潔凈。

“人們看見團結公寓的變化,沒有一個不豎大拇指的,小區的整體環境變好了,人們的心情都跟著變好了。之前居民和商鋪之間經常有矛盾,現在都學會互相尊重、共同愛護小區環境了。有時候商鋪進貨需要在院里停幾天車,他們都會給我打電話:‘畢大爺,這個車停兩天行嗎?’每次我都會說沒問題,我給你看著車,你就放心的停。他們停兩天真的就開走了。”畢大爺提起如今的團結公寓,樂呵呵的十分開心。

通道北街社區的網格員張亞靜告訴記者:“畢大爺是個十足的熱心腸,在小區居民當中也十分有威望。凡是畢大爺號召的事情,小區居民幾乎沒有反對的。團結公寓沒有物業公司,小區的日常維護全靠大家共同努力,目前畢大爺被大家推選為業委會代表。除此之外,畢大爺還是一名退休黨員、‘回民區好人’,多次獲得表彰。”

提起獲得的榮譽,畢大爺十分謙遜低調:“我退休之前從事的是出租行業,那時候我就擔任著志愿者服務隊的隊長。退休之后回到社區,總想著做點什么,畢竟我也住在這里,改善環境既是幫了大家,也方便了自己。那些榮譽不算啥,現在大家都住的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團結公寓如今的轉變,是熱心的畢大爺、團結的居民、認真負責的社區,以及互助互利的商鋪共同努力的結果。今年,團結公寓被評為居民自治小區的代表,畢大爺作為公寓自治的帶頭人,不僅營造了鄰里友愛的生活氛圍,更為附近小區居民樹立了一個好榜樣。只有民眾的幸福感提升了,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才能更上一層樓。(溫曄峰 實習記者 杜鵑)

來源:速聞APP-內蒙古晨報

關鍵詞: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居民親自動手為老舊小區“穿新衣”,鄰...
衡水優秀企業家胡王子明:牢記民企使命...
饒陽聯社黨委召開主題教育調研成果交流...
墨玉容易摔碎
小表情簡筆畫圖片(小表情簡筆畫)
工信部:上半年全國鋰電池產量超過400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