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誠實守信是我們贏得客戶信任的最好辦法,是長久經營之道,安身立命之本!”冀州中意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的張英武,作為一名企業負責人,30年來堅持誠信經營,用誠信鑄造“中意復合材料”這一“金字招牌”。
1993年,張英武辭掉行政單位的“鐵飯碗”,來到冀州中意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那里,他憑借實干、負責和高度的工作熱情,做出了突出的業績,從財務總監做到營銷副總經理。一如既往堅持誠信理念和頑強拼搏的創業精神,讓企業的銷售訂單一年上一個臺階。
張英武常說:“誠信不是一句空口號,而是要讓客戶真切感受到我們對于產品質量的不懈追求與堅持。”2006年10月,通過層層選拔,中意公司中標了三河熱電廠“煙塔合一”玻璃鋼煙道項目。項目中,在煙道接口處用3厘米的厚度粘接即可,但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張英武要求糊制厚度一定要達7厘米,并且粘接長度要比正常值增加一倍。
“如果按照工程要求的標準咱們也能交差,但做生意不能只考慮眼前這點兒成本,還要講究‘品質’二字,多一點付出能換來客戶的肯定與信任。”就這樣,他要求公司施工隊按比合同要求的粘接厚度值增加1倍的技術標準,高質量完成了整個合同。最后竣工驗收時,三河熱電廠的管理層連連伸出大拇指,盛贊他們“講誠信、講信譽,值得長期合作……”
2009年,受國際金融貿易環境影響,國內復合材料行業陷入困境。危難之際,張英武接過了公司董事長的重擔。面對一個擁有1000余名員工的大型加工制造企業,張英武意識到優秀企業文化對事業發展的重要意義,他將“誠信立業”定為企業的“根”與“魂”,并秉承這一理念,使公司得到了客戶的認可,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創業三十年來,張英武帶領他的團隊憑借誠信精神和良好的企業信譽,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和新技術、新工藝,為更大的發展打好基礎。2009年7月份,他簽署協議,從加拿大引進“雙壁石油貯罐”技術,一舉填補了國內空白;2012年,公司產品進入“三桶油”采購目錄,并實現量產,使國內石油運輸、儲存技術得到了質的飛躍,為我國石油環保行業作出了突出貢獻。2014年5月20日,張英武作為中國復合材料行業唯一企業家代表參加了上海第四屆亞信峰會,“冀州制造”“中意品牌”第一次登上了國際大舞臺。他個人也先后獲得河北省創業功臣、全國科技進步特等獎、河北省“雙百人才”“全國防腐蝕行業企業領袖”、河北省政府質量獎個人獎、誠實守信“時代新人·河北好人”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