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山河壯美耀龍城,谷穗飄香書華章。8月22日,2023國際小米年學術年會、第五屆中國小米產業發展大會暨中國(興縣)首屆雜糧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太原舉行。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山西省雜糧學會會長原向陽,山西省名優土特新產品協會會長王學蘇,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賀建強出席,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武軍主持發布會。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粟米作物與全球糧食安全”,是由山西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和山西省名優土特新產品協會主辦,將于9月5日至7日在興縣舉辦。博覽會將以中國小米、興縣雜糧品鑒、農資和農機展示為主題,設置展銷面積2500平方米,其中標準展位50個、農資和農機展位50個、雜糧小吃展位40個。同步開展中國小米產業發展大會、有機旱作農業科技交流研討會、大會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高級別座談會、縣長論道、雜糧宴品鑒會等活動。并特別邀請了19位全國知名專家做學術報告,同時開展品種改良與種業創新、栽培技術與營養品質兩個分論壇。會議期間還將授牌頒獎(山西優質雜糧之鄉、年度雜糧產業風云人物獎牌、年度雜糧科技創新獎牌、年度優秀企業獎),共謀中國雜糧產業發展、品鑒興縣雜糧美食,對接項目和招商引資活動。
興縣地處黃河流域中游腹地,獨特的地形地貌和光熱資源為谷子、高粱、豆類等優質雜糧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這里生產的雜糧種類全、品種優、品質好,營養豐富。近年來,興縣縣委、政府圍繞打造“中國雜糧之鄉”目標,聚焦雜糧全產業鏈條發展,堅持富民、富村、富縣結合,推進一產、二產、三產融合,把發展雜糧產業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2022年全縣雜糧種植面積突破40萬畝,雜糧產業鏈產值已達10.24億元,占農民種糧收入的83%,占農民人均可支配純收入的55%,輻射帶動35296戶、10萬多脫貧人口增收致富。截至目前,累計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169個,培育出“山花爛漫”“晉興紅”“晉綏黃河灣”“晉綏紅土地”“呂糧英雄”“清泉”“臥牛嶺”等雜糧產品品牌。一批圍繞雜糧加工的農業龍頭企業已初具規模,“山花爛漫”牌小米榮獲第十八屆、第十九屆中國國際糧油產品及設備技術展示交易會金獎和第七屆中國(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金獎,暢銷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清泉老陳醋”榮獲中部六省名牌農產品,銷售網輻射華北、華南、西北并出口美國、香港。2022年,興縣被命名為“山西雜糧之鄉”,今年7月被授予中國地標美食城市、中國雜糧美食之鄉、中國雜糧好食材基地。
興縣將以此次大會舉辦為契機,繼續圍繞創建“中國雜糧之鄉”目標,同步構建餐飲文化和雜糧全產業鏈體系,持續抓好雜糧種業基地建設,全面推動晉綏雜糧研究院高效運行,全力建設院士專家工作站、晉綏雜糧博物館、現代雜糧產業示范園、晉綏雜糧特色小鎮和雜糧交易市場建設, 不斷提升興縣雜糧精深加工水平和產業附加值,助推群眾持續增收。(記者 李峰 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