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銀行 >

央行最新報告 逆回購操作量靈活調整是正常現象

8月10日,央行發布《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貨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對期市場關注的逆回購縮量操作、物價走勢等方面熱點問題予以回應。

逆回購操作量靈活調整是正常現象

在公開市場操作方面,《報告》顯示,2022年二季度,人民銀行通過降準、中期借貸便利(MLF)、再貸款、上繳結存利潤等多種方式向銀行體系投放中長期流動,繼續每日開展公開市場操作,保持流動合理充裕,為政府債券順利發行、金融有力支持實體經濟提供了適宜的流動環境。

“由于貨市場資金供給充足,二季度以來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對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的需求總體有所減少,人民銀行結合市場需求情況靈活調整公開市場操作規模,進一步提高操作靈活和精準。”央行表示。

據了解,今年7月份,央行7天逆回購縮量操作。央行在《報告》中解釋稱:7 月份以來,一級交易商的投標量繼續減少,人民銀行相應進一步降低逆回購操作量,但仍充分滿足了投標機構的需求。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是短期流動調節工具,操作量根據流動供需變化靈活調整是正常現象。

央行還表示,2022 年二季度以來,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和中期借貸便利(MLF)的中標利率均保持不變,這有助于在全球主要央行加息背景下衡好內、外部均衡。

警惕通脹反彈壓力

國家統計局8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7%,環比上漲0.5%。7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4.2%,環比下降1.3%。

對于全年物價走勢,據央行預計,全年物價水將保持總體穩定,但要警惕結構通脹壓力。央行稱,總體而言,我國經濟運行逐步恢復,供求關系基本穩定,貨條件適度,在糧食穩產增產、能源市場穩運行的有利條件下,預計物價漲幅仍將運行在合理區間,全年CPI均漲幅在3%左右的預期目標有望實現,PPI 漲幅年內大體延續下行態勢。

央行進一步表示,下一階段,受消費需求復蘇回暖、PPI 向 CPI 滯后傳導、新一輪豬肉價格上漲周期開啟、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仍處高位等因素影響,國內結構通脹壓力可能加大,輸入通脹壓力依然存在,預計下半年 CPI 漲幅將有所上行,中樞較上半年水抬升,一些月份漲幅可能階段突破 3%,對此要密切關注,加強監測研判,警惕通脹反彈壓力。

此外,據央行分析,當前,高通脹正在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大挑戰,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加快加碼收緊貨政策,疊加疫情反復、地緣政治沖突、能源糧食危機等影響,世界經濟增長動能轉弱,金融市場震蕩和部分經濟體“硬著陸”的風險值得關注。

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

對于下一階段貨政策思路,《報告》強調,央行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健全現代貨政策框架,抓好政策措施落實,著力穩就業穩物價,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

加大穩健貨政策實施力度,發揮好貨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主動應對,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調節,兼顧短期和長期、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更高質量的支持。

保持流動合理充裕,加大對企業的信貸支持,用好政策開發金融工具,重點發力支持基礎設施領域建設,保持貨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力爭經濟運行實現最好結果。

密切關注國內外通脹形勢變化,不斷夯實國內糧食穩產增產、能源市場穩運行的有利條件,做好妥善應對,保持物價水基本穩定。

結構政策工具積極做好“加法”,加大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業穩定就業,用好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科技創新、普惠養老、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和碳減排支持工具,促進金融資源向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市場主體傾斜,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優化央行政策利率體系,加強存款利率監管,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重要作用,著力穩定銀行負債成本,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導作用,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密切關注主要發達經濟體經濟走勢和貨政策調整的溢出影響,以我為主兼顧內外衡。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堅持底線思維,加強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保持人民匯率在合理均衡水上的基本穩定。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央行最新報告 逆回購操作量靈活調整是...
十年來吉林省銀行業各項貸款增長1.8倍 ...
深化改革轉型促進高質量發展 齊商銀行...
12家銀行披露業績快報 張家港行上半年...
廣發銀行首次將強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單...
張家港行發布2022年半年報 凈利潤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