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加速演進,高素質專業人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實現中醫藥的現代化、推動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才“第一資源”的保障。
(相關資料圖)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股份”)加大對中醫藥文化自信、非遺技藝傳承、數字化生產技能等方面人才培養力度,不斷拓寬職業發展與人才晉升空間,著力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水平、高效率的中醫藥人才隊伍,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堅持內外兼顧,做大選才“蓄水池”
人力資源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同仁堂股份堅持“內生”與“外引”相結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統籌技能創新與文化傳承,科學合理建立人才梯隊,不斷滿足企業競爭和時代發展需要。
“內生”通道成為挖掘人才的助推器。制定了適合現階段企業發展的職能職責、薪酬績效以及職業發展管理辦法,完善了人才發展體系,建立了公開透明、公正合理的職業發展機制,讓員工心中“有希望”,腳下“有動力”。
“外引”機制成為構建人才團隊的拔高石。積極與人才機構合作,聚焦高素質專業能力及行業經驗的中醫藥人才,引進符合崗位需要的專業人才及管理精英;堅持與重點院校開展深度合作,從源頭選拔有能力、有知識、有理想的新青年,確保人才隊伍源源不斷和盤活人才“蓄水池”;參加北京市優培計劃,加強定向招聘力度,提高招聘信息覆蓋率,切實釋放吸納人才的魅力。
加強培育引導,搭建用才“好平臺”
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同仁堂股份從教育、培訓、實踐等多方面入手,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以新理念、新舉措不斷培育人才綜合素養。
抓住培育“黃金期”,將人才融入企業戰略發展。針對所有新入職人員,新印發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新入職員工培訓工作方案》,緊扣企業文化、誠信合規與合法意識、員工行為管理與紀律意識、人才隊伍建設等主題,幫助新員工快速熟悉了解企業文化和崗位基本要求,上好入職“第一課”。
優化育才模式,讓專業人干專業事。圍繞黨建理論、經營管理、專業技術、技能操作四個方面制定年度培訓計劃;通過短期培訓、系統培訓、大賽練兵等方式,在中藥炮制、鑒別、泛丸,以及倉儲配送等領域持續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力度,成為人才施展才華的“好平臺”。
加大正向激勵,提升干事創業活力
弘揚“責任、擔當、創造”新時代同仁堂精神,用好正向激勵措施,充分調動干事創業的積極性,為實現有健康需求的地方就有同仁堂戰略愿景不懈奮斗、奮勇前進。
加大正向激勵力度,發揮好“四帶四促”優勢作用。黨員帶群眾、師傅帶徒弟、先進帶新人、上級帶下級,切實發揮示范表率作用,帶頭履職盡責,帶頭擔當作為;制定《同仁堂(股份)大工匠管理制度》,建立起三級大工匠激勵機制,鼓舞專家型人才傳幫帶和課題攻關;推進員工職業發展規劃,讓專業人干專業事,暢通職業晉升路徑。
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提高精細管理效率。在薪酬改革中引入了任期激勵機制,對經理層成員的考核從年度延伸到任期,并與評價結果掛鉤,使高素質人才更有熱情與活力;實施差異化考核,薪酬與業績聯動,充分調動經理層成員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企業內生活力。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也切實帶動了企業經營業績的提升,同仁堂(600085.SH)日前披露了2023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7.61億元,同比增長30.02%;歸母凈利潤9.87億元,同比增長32.69%;扣非凈利潤9.79億元,同比增長33.22%;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23.67億元,同比增長25.67%。
在新時代背景下,同仁堂股份始終堅持“人事相宜”的人才觀,持續做好“引賢、知賢、育賢、用賢”相關工作,以黨建為引領,以傳承為核心,以創新為突破,加快打造“人才儲備強區”,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