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財經要聞 >

環球熱消息:銀行財眼|風波中的南京銀行:40%對公貸款是房地產?行長為何辭職?

核心提示:

1、南京銀行近兩個交易日大跌近8%,6月30日開盤一度跌停,并沖上微博熱搜,引發市場關注。南京銀行回應稱經營一切正常,沒有進一步的信息。


(資料圖)

2、市場有傳言稱,南京銀行對公40%左右的貸款都是地產信貸,50%以上的貸款是產業基金政府項目的信貸。但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梳理南京銀行的財報,發現數據并不支持這個說法。

3、南京銀行收購蘇寧消金股權,持股比例由15%增加至56%,被指“趁火打劫”。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蘇寧深陷債務危機,南京銀行在收購中一定程度上扮演了趁火打劫的角色。”

4、7月1日晚間,南京銀行連發多條公告,先是宣布將于7月1日起更換新公章;隨后再發一條澄清公告表示,“近日,網傳公司有關不實信息。公司鄭重聲明:相關信息為惡意造謠,公司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并將依法追究相關主體的法律責任。”

------------------------------------------------

鳳凰網財經訊7月1日,南京銀行繼昨日大跌6.46%之后,再跌1.25%,引發市場持續關注。就在前一日,南京銀行開盤一度跌停,并沖上微博熱搜。對此,該行回復媒體表示:“我們也在密切關注資本市場最新動向,相關信息請查詢我行公告,目前我行經營一切正常,沒有進一步的信息。”

6月29日晚,南京銀行發布人事變動公告,該行董事、行長林靜然因工作需要、另有任用,于2022年6月29日提交辭職報告,辭去南京銀行董事、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發展戰略委員會委員、行長、財務負責人以及公司授權代表職務。南京銀行行長職責暫由董事長胡升榮代為履行。

針對于行長辭任,南京銀行在回應媒體時表示,公司現股東實力雄厚,股權結構優異,公司治理規范高效,發展戰略堅定清晰。胡升榮董事長作為公司近十年戰略發展和經營管理的主要決策領導者,擁有足夠的經驗和能力代行行長職責,繼續引領公司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7月1日,南京東南國資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官網顯示,南京銀行原行長林靜然任東南集團副董事長、黨委委員(保留市管企業正職待遇)。

據南京銀行2021年年報顯示,原行長林靜然任期自2020年9月開始,到換屆為止。也就是說,林靜然任職尚不滿2年,而且任期未到期。

這不免引發市場的諸多猜測,因為無論是林靜然“另有任用”,還是南京銀行的股價表現,都與此前招行田惠宇被查十分相似。而有媒體的報道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據財新報道,林靜然此次辭職,或因其受到南京原市委書記張敬華案的影響,張敬華去年12月落馬后林靜然曾協助調查過一段時間。據中紀委消息,張敬華于2021年12月1日被查;5月31日,被開除黨籍和公職;6月20日,被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決定逮捕。

1、林靜然任期內南京銀行股價漲40% 多項財務指標兩位數增長

受行長林靜然辭任影響,南京銀行近兩個交易日大跌近8%。但據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統計,林靜然近2年的任職時間內,南京銀行在股市的總體表現是比較好的。

林靜然自2020年9月16日被正式聘任為南京銀行行長,2022年6月29日正式辭職。據萬得數據統計,在此期間內,南京銀行累計漲幅(后復權)高達39.94%;且同期漲幅高居所有A股上市銀行第二位,只有成都銀行的走勢比南京銀行更為強勁。

林靜然在南京銀行的總任職時間不滿2年,2021年是他在南京銀行任職唯一的一個完整財年。2021年,南京銀行的資產總額17489.47億元,較上年增長15.28%;營業收入為409.25億元,同比增長18.74%;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8.57億元,同比增長21.04%。

據萬得數據統計,2021年,南京銀行總資產和營業收入在全部42家A股上市銀行中均排名第20位,在A股上市城商行中排名第5位,只有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和寧波銀行高于南京銀行;南京銀行的歸母凈利潤位居42家A股上市銀行第19位,同樣位居城商行第5位,前四位依然是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和寧波銀行。

在安全性指標方面,南京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在2021年和2020年都保持在較低水平,數值均為0.91%。這在全部A股上市銀行中都是比較優秀的水平,全部42家A股上市銀行中,只有寧波銀行、常熟銀行、郵儲銀行、杭州銀行4家銀行在2021年的不良率低于南京銀行。2021年,南京銀行的撥備覆蓋率為397.34% ,較上年末上升5.58個百分點。

南京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在全部A股上市銀行中處于中游水平,10.16%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位居第18位,11.07%的一級資本充足率位居第24位,13.54%的資本充足率位居第28位。

今日,市場有傳言稱,南京銀行對公40%左右的貸款都是地產信貸。但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梳理南京銀行的財報,發現數據并不支持這個說法。

據南京銀行2021年、2020年年報,房地產貸款金額分別為374.15億元和266.73億元,占比分別只有4.73%和3.95%。而2021年南京銀行的房地產不良貸款率只有0.08%。

傳言同時表示,南京銀行“50%以上的貸款是產業基金政府項目的信貸”。但在年報中同樣不足以找到數據支撐。南京銀行前十名客戶貸款占貸款總額合計只有2.57%,占資本凈額比例合計為13.66%。最大單一客戶貸款金額為31.45億元,占貸款總額比為0.4%。

7月1日晚間,上述傳言信息源發表致歉聲明表示,相關群聊記錄未征得其本人同意外發傳播,內容并非其專業研究范圍,也未經證實,與事實相差很大。同時對受此影響的南京銀行表示遺憾和歉意。

2、第一大股東巴黎銀行持股比例增至16.37%

良好的業績表現和相對穩健的股價走勢也獲得了股東的認可。5月19日,南京銀行發布《關于5%以上股東增持超過1%的提示性公告》顯示,基于對南京銀行價值的認可及未來發展的信心,“第一大股東法國巴黎銀行及法國巴黎銀行(QFII)合計持有公司股份比例從14.04%增加至16.37%,增持比例 2.33%。”

與此同時,據萬得數據顯示,南京銀行的內資股東持股情況也有所變動。

南京銀行第二大股東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今年的持股出現波動,先是從11.92%增加0.69%至12.61%,后有從12.61%下降0.32%至12.29%;第三大股東“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則連續兩次減持,持股從10.01%降至9.75%;第四大股東減持0.25%,持股降至9.73%。其他股東持股較2021年年報數據沒有變動。而南京紫金投資集團、南京高科、江蘇交通都是位于南京的國有企業。

另外,據萬得數據顯示,2021年1月1日~2022年7月1日,南京銀行共計出現5次董監高成員變化,人員變動次數最多的職務為提名委員會委員、風險管理委員會委員、獨立董事,其中2021年人員變動次數同比減少12人。

南京銀行最近一次重大人事變動既是6月29日,行長林靜然辭任。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銀行2021年員工總數和薪酬總額較2020年都有比較明顯的增長。其中薪酬總額增幅位居A股17家上市城商行第一,為26.88%。同時,南京銀行的人均薪酬也是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最高的,達到了62.8萬元。

高管薪酬方面,雖然董事長胡升榮、和原行長林靜然年薪分別只有82萬元,但其余監事、副行長、董秘等多位高管的年薪均處在200萬以上,與統計的其他16家A股上市城商行相比處于較高水平。

鳳凰財經《銀行財眼》制表(數據來源:Wind)

3、被指“趁火打劫”收購蘇寧消金

在林靜然任期內,南京銀行的另一個重大事件是收購蘇寧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有媒體在報道此事時,曾表示,“蘇寧消費金融大敗退,南京銀行‘趁火打劫’”。據鈦媒體報道,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蘇寧深陷債務危機,南京銀行在收購中一定程度上扮演了趁火打劫的角色。”

本次收購完成后,南京銀行持有蘇寧消金股權比例由15%增加至56%,投資金額合計3.88億元。據此計算南京銀行收購蘇寧消金股權,后者整體估值為9.46億元。據悉,蘇寧消費金融將更名“南銀法巴消費金融”,“南銀”指代表大股東南京銀行,“法巴”則代表第二大股東法國巴黎銀行。

因監管要求,城商行未經批準不得跨區域展業。所以,很多城商行解決此問題的普遍做法就是擁有一張消費金融牌照。

在南京銀行2021年度暨2022年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該行董事長胡升榮在談到收購蘇寧消金時表示,今年消金公司主要目標是穩定,把基礎工作做好,明年要實現一個比較大的發展。他還提到,將研究適時對蘇寧消金增加股本,并且對蘇寧消金業務模式、業務發展規劃、內部機構等方面做出一系列安排,進一步釋放南京銀行消費金融經營優勢。

據天眼查顯示,蘇寧消金的注冊資本只有6億元。按照目前消費金融公司的杠桿率要求,6億元僅僅能撬動大約60億元的信貸資金。所以,南京銀行后續若想通過蘇寧消金顯著拓寬展業空間需要進行大幅增資。

4、南京銀行曾因違反反洗錢規定被罰736萬元

總體而言,在林靜然任期內南京銀行的內控情況表現良好。但2020年12月31日,南京銀行曾因違反反洗錢相關規定等多項案由被警告,并罰款736萬元,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208778.02元。

具體為: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照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照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未按規定報送賬戶開戶資料;未按規定開立賬戶使用;未按規定加強特約商戶與受理終端管理;違規占壓財政資金。

高管戚夢然、周猛、陳曉輝等三人因對南京銀行反洗錢違規行為負有直接責任而分別被罰款3.5萬元。高管文斌因對南京銀行未按規定加強特約商戶與受理終端管理違規行為負有直接責任被罰款5萬元。

目前,市場對于南京銀行的關注還在持續發酵中。今日下午,南京銀行的一則公告再度引發網友猜測。

7月1日,南京銀行在官網發布公告表示,因“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印章使用年限較長、磨損嚴重,為便于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我行決定更換印章。新印章名稱不變,自2022年7月1日起,啟用“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新章,原印章于同日作廢銷毀。

這一舉動同樣引發了不少猜測和討論,有網友表示,“看來情況不妙啊,這種時候換印章”。還有網友的態度更為直接,“沒故事你都不信。”

不過,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隨后再度去官網核查時,這條公告已經無法找到,疑似被刪除。

7月1日晚間,南京銀行發布澄清公告表示,“近日,網傳公司有關不實信息。公司鄭重聲明:相關信息為惡意造謠,公司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并將依法追究相關主體的法律責任。目前,公司經營管理一切正常,經營發展良好。”

南京銀行后續是否真如市場猜測一般有重大隱情,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將持續關注。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環球熱消息:銀行財眼|風波中的南京銀...
全球視訊!2022年上半年收官!一圖縱覽...
天天通訊!鄧曉峰、曹名長、葛衛東、馮...
當前時訊:嘉吉收購植物基飼料添加劑公...
快資訊:7月航空燃油費再次上漲,800公...
滾動:直播監管趨嚴之下,連虧六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