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大宗商品風向標”之稱的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近期一挫再挫,其作為“全球經濟晴雨表”,目前已創2020年6月以來新低。但即便如此,卻并未撼動近期大宗商品市場漲勢,7月中旬以來代表國際大宗商品走勢的CRB指數累計反彈超7%。
分析人士認為,全球需求回落背景下,大宗商品未來趨勢仍然是中性偏弱,商品反彈走勢難以為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BDI連跌 CRB反彈
近日,在宏觀利空因素重重背景下,重拾反彈走勢的大宗商品顯得很“倔強”。
文華財經數據顯示,截至8月30日,CRB商品指數報293.58點,較7月14日創下的階段性低點273.26點累計上漲7.44%。
與此同時,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美元指數自6月27日低點以來累計反彈了近5%。
此外,素來有“大宗商品風向標”之稱的BDI指數則經歷了連續六周的下跌。Wind最新數據顯示,8月30日,BDI指數單日下跌65點至1017點,跌幅6.01%,跌至2020年6月以來最低水平。上周,BDI指數累計下跌15.4%,連續第六周收跌。
數據來源:Wind
折射全球需求下降
據了解,BDI反映的是鐵礦石、煤炭、糧食等大宗商品的運費水平,其中,好望角型散貨船(Capesize)指載貨重量在15萬噸左右的散貨船,該船型以運輸鐵礦石為主;巴拿馬型散貨船(Panamax)載貨重量一般在6萬噸-7.5萬噸之間,以裝運煤炭和糧食為主。超大靈便型散貨船舶(Supramax)則專門用來運輸不加包扎的貨物,如煤炭、礦石、木材、牲畜、谷物等。
數據顯示,8月30日,波羅的海好望角型散貨船運價指數(BCI)報337點,為2020年6月初以來最低,上周累計下跌46%,為過去兩年多來最差單周表現;波羅的海巴拿馬型散貨船運價指數(BPI)30日報1284點,上周累計跌幅19%;波羅的海超大靈便型散貨船運價指數(BSI)連續三日下滑,30日報1691點。
方正中期期貨海運及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員陳臻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BDI持續回落折射出全球對于大宗商品的需求正在不斷下降。
“今年各大央行加速收緊貨幣政策,全球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劇,各國制造業PMI持續回落,部分國家的數據已經跌破榮枯線。在全球需求放緩、國內控制粗鋼產量政策及缺電等背景下,鐵礦石需求總體不振,全球鐵礦石發運量持續下降。今年8月15日-21日當周全球鐵礦石發運量為2734萬噸,連續三周回落,而去年8月的周度發運量均值則達到3100多萬噸。同時,中國是全球煤炭第一進口大國,但在內外貿煤炭價格倒掛及澳煤未解禁的情況下,對于印尼煤炭的拉運需求同樣不及去年同期。”陳臻進一步分析。
“國內大宗商品需求表現疲軟,加上8月開始歐盟禁止進口俄羅斯煤炭,以及近期澳洲、巴西鐵礦石發運情況不及預期,市場悲觀情緒蔓延,引發BDI指數持續下行?!睎|證期貨航運高級分析師蘭淅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BDI指數被稱為全球經濟晴雨表,該指數代表全球干散貨(鐵礦石、煤炭、糧食等)的需求波動情況,跟全球PMI高度聯動?!敝行牌谪浕そM研究員楊家明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大宗商品走弱概率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BDI大跌之際,代表國際大宗商品走勢的CRB指數卻重拾反彈,逼近6月上旬創下的本輪商品牛市高點。
對于商品市場出現的持續反彈行情,楊家明分析,從宏觀驅動來看,主要是來自前期市場預期美聯儲在激進加息后2023年會有降息預期,美股、銅、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因此出現上漲。
陳臻認為,美國或依然堅持“先抗通脹再救經濟”的總體策略,鮑威爾駁斥了明年下半年美聯儲降息的觀點,預計后期美聯儲依然會堅持較為“鷹派”的貨幣政策,未來大宗商品價格有進一步承壓趨勢。
“對于大宗商品投資,建議以看空思路為主。不過,由于原油、天然氣、糧食等商品受供求關系及地緣局勢影響存在階段性逆勢反彈的可能性。”陳臻說。
“上周舉行的杰克遜霍爾會議可能澆滅了市場對2023年降息的預期,除此之外,激進加息抑制通脹回歸平均2%的目標也將是美聯儲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任務。盡管大宗商品供應端瓶頸仍在,但加息抑制過熱需求仍將是接下來的主要方向,意味著大宗商品未來的趨勢仍然是中性偏弱?!睏罴颐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