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財經要聞 >

全球微資訊!歐洲債券市場遭遇大幅拋售,可能演變成債務危機嗎?

今年8月份,德國基準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逾0.7個百分點,至1.54%,為1990年以來最大單月漲幅。與此同時,其他歐洲國家的債券亦受到拋售。法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從8月初的1.375%攀升至月末的2.201%;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從8月初的3.111%攀升至月末的3.957%。


(資料圖片)

中信建投期貨金融衍生品首席研究員劉超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能源危機導致通脹高企,使得市場開始為歐央行激進加息定價,是導致歐洲債券市場遭受大幅度拋售的主因。“但由于當前歐洲銀行業壞賬率較低,這意味著拋售潮未必會演化成債務危機。但歐央行開啟加息周期,將對該地區的經濟帶來衰退風險。”他說。

歐洲債券市場遭遇大幅度拋售

荷蘭國際集團(ING)高級利率策略師布維(Antoine Bouvet)認為,8月歐元區債券收益率走高的一個觸發因素是歐洲能源價格不斷走高。

劉超也認為,歐洲天然氣、電力價格高企,推動了該地區的通貨膨脹。在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的背景下,歐央行當前的選項僅剩下“緊跟加息”或者“激進加息”。這意味著,歐央行未來將減少購債,這勢必引起該地區債券市場的拋售潮。

8月,俄羅斯多次下調北溪1號管道輸氣量,導致歐洲冬季儲氣節奏被打亂,推高了該地區天然氣價格。同月,德法等歐洲主要經濟體電價屢創歷史新高。歐洲能源交易所(EEX)的數據顯示,8月26日,法國2023年遠期電力價格創1130歐元/兆瓦時,歷史上首次超過1000歐元/兆瓦時。德國2023年遠期電力亦創新高至995歐元/兆瓦時。

能源價格又一次成為了推高歐元區通脹的重要原因。歐盟統計局公布8月3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8月調和CPI同比上升9.1%,續創歷史新高。其中,能源價格同比上漲38.3%,食品和煙酒價格同比上漲10.6%。

在此背景下,近日歐央行管委諾特(Klaas Knot)、霍爾茲曼(Robert Holzmann)和卡薩克斯(Martins Kazaks)等人紛紛表態,表示支持9月份至少加息50個基點,并且不排除加息75個基點。

歐央行管委施納貝爾(Isabel Schnabel)近日表示,歐洲貨幣政策將不得不在相當長時期內保持緊縮。她還警告稱,如果不采取強有力的行動,價格上漲可能會失控。

“在過去的一年半期間,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低估了通脹的頑固性,這使得我們在調整政策方面動作遲緩,讓對抗通脹的成本變得很高”。她說。

8月31日,在歐元區通脹數據出爐后,摩根大通、高盛和美國銀行的分析師均預計,歐央行將在下周的會議上加息75個基點,以試圖為通脹降溫。

“即使通脹真的過了峰值,各國央行也將保持強硬立場。”荷蘭合作銀行利率策略主管麥圭爾(Richard McGuire)表示。

債務風險可控嗎?

劉超認為,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歐央行仍采取激進加息政策,有可能提升該地區債務風險,并演化成債務危機。其背后邏輯是,提高利率將推升該地區國家的償債成本,這將對該地區債務負擔過重的國家帶來較大影響。如果高債務國違約,對此敞口較大的歐洲商業銀行資產質量也因此惡化,債務危機開始蔓延至歐洲銀行體系。此后,歐元區核心國家將受到波及,流動性沖擊開始顯現。

“但從當前的數據表現看,歐元區債務風險并不高,重現債務危機的可能性并不大。”他表示,“雖然當前希臘、意大利等國的債務負擔較重,但是歐洲銀行業壞賬率較低,這意味著歐洲整個金融體系還是健康的,可以為上述國家的債務問題兜底。”

歐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歐元區政府債務降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95.6%。其中,希臘、意大利、葡萄牙的政府債務占GDP的比例已高達189.3%、152.6%、127.0%。而2009年,上述國家政府債務占GDP的比例分別為115.1%、115.8%及87.8%。

歐央行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歐盟不良貸款率同比下降0.54個百分點至1.96%。

劉超還表示,根據歐央行的數據,截至目前,歐央行持有意大利等國25%~30%的主權債務。“歐央行是這些國家最大的單體債務持有人,而歐央行不會輕易拋售這些國家的債券,這也降低了該地區的債務風險。”他說。

不過,劉超認為,雖然目前歐元區債務問題相對可控,但歐央行不斷加息,將導致借貸成本不斷飆升,這有可能引發該地區經濟衰退,并限制企業的投資熱情。

嘉盛集團表示,未來12個月,歐元區陷入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升至60%,高于之前調查的45%,遠高于烏克蘭局勢升級前的20%。相比之下,美國衰退的可能性預計不到30%。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全球微資訊!歐洲債券市場遭遇大幅拋售...
焦點速看:深圳完成首例“公證提存+免贖...
【全球熱聞】俄羅斯考慮購買700億美元“...
觀察:通脹煎熬下的英國人:實際收入縮...
焦點要聞:一紙文件A股“家電雙雄”大漲...
今日快訊:“長期不用的錢,買這類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