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財經要聞 >

每日簡訊:透視基金最新成績單!誰在逆流而上?誰在按兵不動?

三季度公募基金成績單出爐。

三季度業已收官,權益市場震蕩調整,板塊輪動頻繁,個股走勢大開大合,公募基金整體表現不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數據顯示,國內主動權益基金中僅有99只基金實現正回報,其中三分之二的基金上半年持倉換手率超過了100%,不難發現,市場震蕩下,高換手成了這些基金決勝的秘訣。相對而言,低換手的百億級基金產品今年卻損失慘重。

公募基金三季度業績首尾相差115個百分點

與近年賽道型基金獨占鰲頭不同,今年以來的基金業績成績單變化不小。

整體來看,債券型基金表現最好,其次是貨幣型基金,表現最差的是QDII偏股型基金,年初至今虧損幅度在20%以上,國內偏股型基金虧損幅度在20%左右。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顯示,剔除今年成立的基金,2022年前三季度合計有2804只基金實現正回報,占比逾三成,其中多數為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

具體來看,年內正回報的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分別有2197只和331只,股票指數型基金有18只,國內主動權益基金僅有99只。

主動權益基金中股票倉位配置越高,今年實現盈利的概率越低,如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三個基金類型的股票倉位最低配置比例逐次降低)實現正回報的數量分別有5只、16只和76只。

今年表現最高的基金和表現最差的基金均屬主動權益基金,分別是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和華寶科技先鋒A,年內回報分別為盈利68.46%和虧損46.76%,兩者相差115.22個百分點。

國內主動權益基金中,黃海管理的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混合、萬家新利混合和萬家精選混合A三只基金收益率位居前三,今年以來回報分別為68.46%、61.92%和53.77%。除此之外,英大國企改革主題、萬家頤和A和金元順安元啟等10只產品年內回報在10%至30%之間。

不過,大多數基金表現不盡如人意,數據顯示,有582只基金今年以來虧損超30%,其中,22只基金虧損幅度超過了40%。

高換手成制勝秘訣

今年實現正收益的主動權益基金中,有三分之二的基金上半年持倉換手率超過了100%,其中年內漲幅前十的基金產品上半年換手率均超過100%。

A股多數板塊迎來回調,普漲行情消失,基金經理尋找確定性收益的方式更加困難,難見“常勝將軍”,通過高換手追求高回報的基金經理脫穎而出。

A股31個申萬行業中,只有煤炭行業年初至今實現上漲,不難發現,大幅震蕩的市場行情中,重倉煤炭板塊是多數基金獲取較高收益的主要原因。與同樣重倉煤炭板塊的其他主動權益基金和指數型基金相比,萬家基金黃海管理的3只基金產品有超過20%以上的超額收益,這得益于基金經理靈活的選股策略,3只產品上半年換手率在221%至320%之間。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混合換手率最高,達到320%,該基金截至6月底的5大重倉股中,前4只為今年首次現身。除了煤炭和地產,黃海還表示在4月底階段性地參與部分估值合理的風電和軍工股。

英大國企改革主題今年以來回報26%,上半年換手率為247%。英大國企改革主題在基金半年報中表示,投資方式為研究驅動的自下而上型,選股主線為“供給側紅利+國企改革紅利”。該基金半年報顯示,十大重倉股中,8只個股重倉時間不超過1年。

金元順安元啟今年以來回報23.87%。基金經理繆瑋彬比較擅長選股,投資較為分散,產品半年報顯示,十大重倉股中半數為今年首次重倉,占基金凈值比例僅有8%,且多數為較冷門的中小市值公司。該基金上半年換手率為167%。

廣發再融資主題A今年上半年的換手率已經超過去年全年,或許正是憑借高換手的操作,該基金抓住4月底以來的反彈,基金凈值從最多虧損33%逆襲至現在的5.79%的正回報。

一位基金評價人士指出,今年A股市場相對波動較大,調倉更為頻繁的基金相對來說更容易跑贏“按兵不動”的基金。不過,長期來看,換手率和業績沒有太大相關性。能夠順應市場風格的基金經理在短期內有可能獲得更高的收益,如何能長期保持高收益對這類基金經理是個挑戰。

誰在“按兵不動”?

有基金經理在逆流而上,也有基金經理選擇“按兵不動”。

從基金半年報中不難發現,多個頂流基金經理近1年以來,前十大重倉股就一直沒變過,僅僅在小部分個股倉位上進行小幅度調整。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顯示,去年全年換手率超100%的百億級基金產品中,有12只今年上半年換手率不足30%。顯然,這些基金產品的基金經理選擇了“按兵不動”。

不過,“按兵不動”的基金產品今年業績表現卻不如人意。數據顯示,規模超百億的主動權益基金產品中,有35只基金上半年持倉換手率低于50%,年內平均下跌23.41%,而換手率在100%以上的百億級基金產品僅有15只,年內平均下跌16.35%。

一些基金經理在基金季度策略報告中反思錯失了一些機會,會對投資策略進行調整,如由長期堅守消費轉向成長風格,不過大多數頂流基金經理選擇忽略短期擾動,靜候行業景氣度回歸。

一位管理規模超百億的基金經理近期在采訪中表示,目前投資的大背景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市場風格也在一定程度發生了變化,對于我們基金經理而言,也面臨著空前的壓力,過去的一些認知正在發生變化與顛覆,未來的市場將充分挑戰我們的選股能力。每隔幾年,市場風格都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來就沒有躺贏的風格。從長期來看,投資考驗的是基金經理對社會發展的洞察力,以及持續尋找機會的能力。

不過,也有基金經理表示,每個基金經理能力圈不同,不停切換賽道博弈短期投資機會很難換來基金的長期業績表現,與其冒著追高的風險踏入自己不擅長的領域,不如堅守自己能力圈。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每日簡訊:透視基金最新成績單!誰在逆...
全球即時:首家國產操作系統公司來了!...
世界微速訊:正邦科技:大北農終止股權...
當前視點!近百家公司預告三季:報逾七...
世界速讀:直播間又“擦邊”?椰樹椰汁...
視焦點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氣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