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財經要聞 >

加息!全球通脹居高不下,多國掀起加息潮,這地央行也不淡定了

多國央行正在加息。

北京時間10月27日晚20點15分,歐洲央行正式宣布,加息75個基點,符合此前市場預期。

歐洲央行宣布,將存款利率上調至1.5%,將主要再融資利率上調至2%,將邊際貸款利率上調至2.25%。


【資料圖】

當地時間本周三,加拿大央行也宣布加息50個基點,將基準利率上調至3.75%,這是今年加拿大央行的第6次加息。加拿大央行還宣布,將繼續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以配合加息政策,進一步緩解通脹壓力。

目前,世界各地的通貨膨脹率仍然居高不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官員指出,旨在控制通脹的緊縮貨幣政策正在給全球經濟活動帶來壓力,

而隨著經濟放緩和供應中斷的緩解,IMF預計全球通脹將下降。10月27日晚間,土耳其央行行長Sahap Kavcioglu表示,土耳其央行將2022年底的年度通脹率預測從三個月前的60.4%上調至65.2%。

加拿大央行六度加息

當地時間10月26日,加拿大央行宣布加息50個基點,將基準利率即隔夜拆借利率由3.25%提高50個基點,升至3.75%。自今年3月份以來,加拿大央行出于遏制高通脹的目的已經進行了連續六度加息,累計加息300個基點。

加拿大央行還宣布,繼續實施“量化緊縮”的政策,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以配合加息政策,進一步緩解通脹壓力。

該行表示,加拿大經濟繼續在需求過剩的情況下運行,勞動力市場依然緊張。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仍然超過經濟的供應能力,給國內通脹帶來上行壓力。

“盡管該國通脹率在過去三個月里有所回落,但價格壓力未得到緩解,核心通脹指標和通脹預期保持高位,基準利率仍需進一步提高。”加拿大央行行長蒂夫·麥克勒姆稱,雖然距離退出貨幣緊縮的時機更近一步,但貨幣緊縮尚未結束。

加拿大央行預計,由于高利率的影響在整個經濟中蔓延,加拿大經濟增長率將從今年的3.25%放緩至明年的1%和2024年的2%。

受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影響,加拿大央行曾于2020年初迅速調降基準利率,從當年2月的1.75%一路下調至3月的0.25%。

今年3月,加拿大央行宣布加息25個基點;今年4月份與6月份,又分別宣布加息50個基點;7月和9月,該國央行又分別大幅加息100個基點和75個基點,將基準利率上調至3.25%。年內加拿大已經實現累計加息300個基點。

歐美央行“壓力山大”

市場此前預計,美聯儲的政策制定者下周或將連續第四次大幅加息,即將政策利率提高至3.75%-4%的水平。不過,本周內,美聯儲未來暫緩加息信號有所釋放,部分美聯儲官員也對激進加息政策表達了擔憂。

實際上,自去年以來,已有包括巴西、土耳其、俄羅斯等在內的多國央行大舉實行加息行動。不久前,自美聯儲宣布年內連續第三次加息75個基點后的24小時內,亞、歐、非地區多家央行緊接著宣布加息,高通脹和強美元環境下本幣下跌的壓力顯而易見。

反觀歐元區,由于嚴重的能源短缺,預計未來幾個季度經濟將收縮。就在上個月,歐洲央行預測,該地區2023年經濟增速或將從今年的3.1%放緩至0.9%。

北京時間10月27日晚間20點左右,歐洲央行舉行議息會議,歐洲央行正式宣布,加息75個基點,符合此前市場預期。

此前,已有經濟學家預測,歐央行或將跟隨美聯儲加息的步伐,繼續宣布加息75個基點,將歐元區19個成員國的基準利率提高至1.5%,以應對當下嚴重的通脹情況。目前來看,現實符合預期。

隨著今年全球能源價格暴漲,與全球大多數央行行動一致,歐洲央行也在努力控制通脹。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歐元區通脹率達到9.9%,創下歷史新高。

今年7月份,歐洲央行進行首次加息,告別歐元區長達8年的負利率時代。在7月份一舉加息50個基點之后,歐洲央行隨后在9月份加息75個基點,完成了歐洲貨幣聯盟成立以來最大幅度的加息。

雖然能源危機看似正在將歐洲拽到經濟衰退的邊緣,但為了應對創紀錄的高通脹,歐洲央行不得不加大“火力”,加快提高利率水平。然而,歐元區多國長期國債收益率可能由此出現大幅上升,主權債務風險也會隨之走高。

通脹居高不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布報告指出,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各國政策制定者面臨著復雜的挑戰,因而必須采取強有力的應對措施。

自新冠疫情發生之后,美國推出了多輪量化寬松政策,加速發行國債,并投放了巨額的基礎貨幣,隨后全球放水帶來的影響逐步顯現。

“各國央行必須堅持收緊政策,直到通脹持久地回落至目標水平。”IMF強調,應允許匯率調整以反映各種基本面因素,其中包括貿易條件 ,以及各國貨幣政策。

“由于美元流動性泛濫,美國股市屢創新高。與此同時,物價上漲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大宗商品價格連續大漲意味著各國的制造成本也在提高。”有分析人士早前預計,隨著通脹持續升溫,陸續還會有其他央行跟進加息的動作。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于當地時間10月26日進一步表態:為應對全球性的通貨膨脹,各國央行應進一步提高利率。她聲稱,IMF希望尋求各國能夠達到中性的利率水平,不過目前大多數地方尚未達到此預期。

格奧爾基耶娃指出,當一個經濟體通脹率高企時,經濟增長就會遭到破壞,這個地區最貧窮的一部分人口會受到最嚴重的打擊。

不過,當被問及各國央行將持續加息多久時,格奧爾基耶娃表示,就IMF預測來看,各國央行要到2024年左右才能看到貨幣緊縮行動的積極影響。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加息!全球通脹居高不下,多國掀起加息...
瑞信創史上最大單日跌幅:歐股跌18.6% ...
歐盟達成歷史性協議,將從2035年起禁止...
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納指跌1.6%:Meta...
當前關注:多家白酒企業三季報出爐!五...
天天滾動:地方債走向海外:海南在香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