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據證監會網站消息,易方達、匯添富、嘉實、南方等13家基金公司申報的13只增強策略ETF紛紛拿到批文,正式獲準發行。
從跟蹤標的看,此次獲批產品新增了創業板、中證1000、科創50、雙創50等多只主流指數,覆蓋了大、中、小盤,普通投資者布局指數增強型基金再添場內新工具。
(資料圖)
據悉,13只指數增強策略ETF首次上報時間為10月21日,時隔一周便獲得批復,這也反映了市場各方對加快推動ETF產品創新發展的決心。
具體來看,13只指數增強產品分別為:嘉實創業板增強策略ETF、富國創業板增強策略ETF、銀華中證1000增強策略ETF、招商中證1000增強策略ETF、國泰中證1000增強策略ETF、華泰柏瑞中證1000增強策略ETF、廣發中證科創創業50增強策略ETF、南方上證科創板50成份增強策略ETF、鵬華上證科創板50成份增強策略ETF、博時中證500增強策略ETF、易方達中證500增強策略ETF、匯添富中證500增強策略ETF和華安滬深300增強策略ETF。
富國基金表示,上述13只產品獲批,更好的豐富了增強型ETF產品序列,可有效滿足普通投資者高效便捷布局核心資產的投資需求。同時,支持成熟指數型產品做大做強,加快推動ETF產品創新發展,不斷提高權益類基金占比,也符合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要求。
據華泰柏瑞基金介紹,增強型ETF可以簡單理解為指數增強型基金套用了ETF形式,兼具指數增強型基金和ETF的特點。作為增強型指數基金,它通過主動選股力爭獲取超越指數的收益,同時,作為ETF,它又具有交易便利的工具屬性。
在運作形式方面,增強策略ETF產品與傳統ETF保持一致,既可以在一級市場上采用實物申贖的方式參與投資,也可以在二級市場進行實時交易;在投資策略方面,它通過采用量化模型,在控制跟蹤誤差的基礎上,力爭獲取超越標的指數的投資收益。
與現有普通指數增強基金相比,增強型ETF優勢更加明顯。據景順長城基金介紹,增強策略ETF即是結合了指數增強的投資策略與ETF運作形式的一種新型ETF。在投資策略方面,增強策略ETF采用量化模型力爭獲取超越指數的收益;在運作形式方面,增強策略ETF與常規ETF一樣,通過公布申購贖回清單(PCF)采用實物申贖的方式提高投資者申購贖回的便利性,并通過在二級市場上市交易的方式方便投資者參與。較于普通指數產品,ETF還擁有如持倉透明、交易便利、價格確定、費用低廉等便利性。
對于投資者而言,投資增強型ETF除了更靈活還更省錢。投資者參與常規指數增強基金需要繳納的手續費是管理費、托管費、申購費和贖回費,而對于增強ETF來說,投資者在買賣時繳納的是一部分交易費用和持有時繳納的管理費、托管費,并且ETF的相關費率要比普通的基金要低很多。
去年11月,國內首批5只增強型ETF獲批,分別是景順長城中證500指數增強ETF、招商滬深300增強策略ETF、國泰滬深300增強ETF、華泰柏瑞中證500指數增強策略ETF、南方中證500增強策略ETF。其中,僅有景順長城中證500指數增強ETF為深交所上市品種,其余4只均在上交所上市。
年初至今,滬深300下降了28.32%,中證500下降了21.44%,就業績來看,去年的5只基金已經產生了明顯的分化,具體來看,南方中證500增強ETF今年以來回報最優,在比較基準下跌21.44%的情況下,該基金的收益為-9.69%。
相關人士指出,增強型ETF對管理人的投資和運營能力有著比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管理人具備在控制跟蹤誤差的情況下、產生超額收益的能力,即增強收益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求管理人具備良好的ETF運營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