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樹超
霸榜多年的股票ETF“一哥”,正式易主了!
(資料圖片)
截至11月23日凈值更新,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最新規模為629.38億元,超過了同期華夏上證50ETF當天的611.84億元規模,新晉股票ETF“一哥”,而規模超600億元的股票ETF市場也首次誕生了兩只龍頭產品,形成了“雙龍頭”的市場格局。
多位業內人士對此表示,股票ETF市場具有“越跌越買”逆勢交易的特點,滬深300、上證50等大盤指數,在今年跌幅較大,均受到資金凈流入,但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凈流入資金更多,就出現了“后來者居上”的勢頭。同時,在新基金發行和資金凈買入馳援下,國內股票ETF市場今年仍保持了持續增長勢頭,華夏、易方達、華泰柏瑞、南方基金等4家頭部機構都進入“千億股票ETF基金管理人”,未來我國股票ETF市場仍有繼續擴容的較好前景。
股票ETF“一哥”易主
600億產品形成“雙龍頭”
截至11月23日凈值更新,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最新規模629.38億元,超過了同期華夏上證50ETF當天的611.84億元,新晉股票ETF“一哥”,打破了華夏上證50ETF多年霸榜股票ETF規模排行榜首位的格局。
從近十年滬深300ETF、上證50ETF的規模變化看,受益于成立時間較早、“漂亮50”大盤行情等因素,上證50ETF在多數時間都位居股票ETF“一哥”地位,也是全市場首只規模一度突破700億元的股票ETF龍頭。
從上證50、滬深300指數今年表現看,今年以來兩大大盤寬基指數跌幅都超過20%,但各類資金卻在大盤下跌中,借道股票ETF投資工具,出現了“越跌越買”的現象。這也讓跟蹤上述指數的兩大龍頭產品,基金規模也是越來越高,并形成了兩只600億元規模的股票ETF“雙龍頭”的市場格局。
從產品與跟蹤指數的情況來看,兩只產品都在今年大盤下跌中,呈現了“越跌越買”的態勢。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23日,滬深300ETF、上證50ETF兩只龍頭產品,都在今年下跌行情中受到資金的凈流入。
以區間成交均價測算,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今年以來凈流入212億元,位居股票ETF凈流入資金排行榜第二位;而華夏上證50ETF同期凈流入資金71億元,位居行業第15位,雖然兩只產品都受到資金的凈流入,但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凈流入資金更多,就產生了后來者居上的勢頭。
談及上述態勢,一位股票ETF基金經理表示,股票ETF市場本來就有“越跌越買、越漲越賣”逆勢操作的特點,ETF資金的流動與指數走勢通常出現反相關的關系。滬深300、上證50等大盤指數,在今年跌幅都超過了20%,估值回歸到歷史底部區域,而在基本面方面,我國穩增長政策推出,市場流動性相對寬松,隨著地緣政治和疫情的因素逐漸被市場消化,市場情緒或走向好轉,這些主流寬基指數也就都呈現了逆市凈買入的現象。
具體談及滬深300ETF規模的快速增長,一位公募投研人士分析,該只產品規模的增長,既有納入滬深300ETF期權吸引了長期資金入市的緣故,也有該指數當前時點投資價值凸顯的原因。
據該投研人士分析,一方面,自滬深300ETF期權上市以來,滬深300成為了A股衍生品最齊全、投資策略最豐富的指數,滬深300指數有了相互匹配的對標風控工具,風險管理更加精準有效,有了更多的風險管理工具,也有助于吸引更多長期資金入市,同時也使得滬深300指數的受關注度進一步增加。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作為上交所指定的滬深300ETF期權合約標的,流動性進一步提高,促進了產品規模的提升,而期權上市也進一步鞏固了產品“強者恒強”的格局。
另一方面,當前A股市場在連番下跌后已具備較強吸引力,滬深300指數在市場的歷次觸底反彈中都具有尤為重要的投資價值。對比2005年以來4輪滬深300漲跌周期,本輪滬深300調整時間和幅度均已接近歷史極大水平。
而從全球主要國家資本市場估值角度來看,上述投研人士分析,中國A股依然處在全球價值洼地,縱向來看,滬深300指數不論是市盈率的絕對水平,還是當前歷史分位的相對水平,均處于歷史低位區域,投資性價比凸顯。
“此外,歷史上信用周期領先滬深300為代表的大盤股估值,社融拐頭向上標志著信用收縮對大盤股估值進入尾聲,此后流動性環境或處于持續放松狀態,對指數估值形成有力支撐?!鄙鲜鐾堆腥耸糠Q。
公開信息顯示,華夏上證50ETF成立于2004年12月30日,是全市場首只股票ETF產品,也是華夏基金的旗艦型股票ETF產品。
而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成立于2012年5月4日,也是全市場首只跟蹤滬深300指數的產品,目前在21只同類型產品中規模位居首位,華夏、嘉實、易方達旗下的滬深300ETF最新規模也分別有212億元、189億元、125億元,位居第二梯隊。
今年規模新增1140億
千億股票ETF公募增至四家
雖然今年A股市場表現不佳,但在新基金發行和資金逆市凈買入的馳援下,國內股票ETF市場仍保持了持續增長勢頭。
數據顯示,截至11月23日,全市場678只股票ETF產品(統計股票ETF+跨境ETF),管理總規模1.18萬億元。其中,今年以來新發股票ETF規模1088億元,凈流入資金3272億元,但由于市場下跌帶來的市值縮水,今年以來股票ETF市場規模比去年末新增1140億元,規模增幅仍然超過10%。
在市場整體規模增長背景下,各家基金管理人的股票ETF規模也出現了同步增長,千億股票ETF基金管理人目前已經增至4家。
截至11月23日,華夏基金仍以2626億元的股票ETF管理規模位居行業首位,呈現了“一超多強”的地位,超第二名近1100億元,市占率達到22%。華夏基金旗下有上證50ETF、科創50ETF、恒生互聯網ETF等拳頭產品,為公司貢獻了較大規模。
易方達基金以1531億元管理規模位居第二位,市占率13%,公司旗下有創業板ETF、中概互聯網ETF等旗艦產品,在今年也收獲百億左右體量的資金凈流入。
華泰柏瑞基金、南方基金也都躋身千億體量的股票ETF基金公司,最新管理規模分別為1138億元、1008億元。華泰柏瑞基金旗下有滬深300ETF、光伏ETF、紅利ETF等百億基金;南方基金旗下中證500ETF、中證1000ETF,則為公司規模增色不少。
上述股票ETF基金經理對此表示,股票ETF市場存在強者恒強,流動性向龍頭產品集中的態勢,部分具備先發優勢、適合當時行情發展的產品,率先布局的基金公司,就容易取得先發優勢,較快做大規模。而較大規模和較好的流動性也會吸引更多機構資金進行資產配置,實現股票ETF產品的良性循環。
然后,部分后來者發行的同質化產品,就面臨難以做大規模的情況。不過,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我國股票ETF市場仍處于行業發展的初期階段,未來仍有繼續做大規模的機會。
“雖然當前股票ETF市場競爭激烈,多只同類型產品通常一起發行,但除了部分熱門寬基指數和行業指數外,股票ETF市場產品的豐富程度和多種策略仍有繼續挖掘的機會?!鄙鲜龉善盓TF基金經理認為,隨著資產配置理念普及、股票數量超過5千只和投資者的日趨成熟,被動指數產品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機遇,這也是各家公募繼續爭相布局這一市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