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財經要聞 >

大額存單“降價”仍一單難求 上市公司也加入“搶單”大軍

連續的降息下,大額存單的利率也隨之下調。近日,部分銀行2至3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已經下調至3%左右,但“一單難求”現象并未得到緩解。目前3年期的大額存單數量最多,占比過半。其中城商行、農商行的大額存單年化利率要高于國有大行和股份行。多位市場人士認為,未來在商業銀行加大服務實體經濟力度、貸款利率持續下行的背景下,銀行存貸利差空間將進一步壓縮,大額存單的利率可能會進一步向下。

11月大額存單數量下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根據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監測的數據,2022年11月大額存單發行數量為389只,環比下降13.36%,同比下降3.23%。從今年大額存單發行數量來看,1月份最多,每個季度最后一個月也會相對較多,其它月份發行數量較少,12月大額存單發行數量可能會略高于11月,但增幅不會太大。

從大額存單期限分布來看,11月份發行的大額存單中,1個月期發行數量占比10.54%,3個月期占比7.2%,6個月期占比8.23%,9個月期占比0.26%,1年期占比10.28%,2年期占比8.23%,3年期占比51.16%,5年期占比4.11%。

今年以來,大額存單1年、5年期發行數量占比明顯下降,3年期發行數量占比則大幅提升。對零售儲戶來說,在利率下行期,購買長期存款可以鎖定目前相對較高的利率,3年期利率優勢明顯,而很多銀行尤其是大中型銀行發行的5年期大額存單很少,近期基本沒有新發5年期大額存單。

2022年11月發行的大額存單3個月期平均利率為1.795%,6個月期平均利率為2%,1年期平均利率為2.196%,2年期平均利率為2.736%,3年期平均利率為3.296%,5年期平均利率為3.441%。

和上個月相比,大額存單3個月、6個月、2年期平均利率環比上漲,漲幅分別為2.3BP、2.3BP、1.5BP;1年、3年、5年期平均利率環比下跌,跌幅分別為2.9BP、0.2BP、11.2BP。近幾個月,5年期大額存單利率降幅較大。

從不同類型發行機構來看,國有銀行大額存單各期限平均利率仍然墊底,甚至要低于外資銀行;股份制銀行大額存單利率也偏低,整體高于國有銀行;城商行、農商行大額存單整體利率較高。外資銀行大額存單整體利率較低,但要高于國有銀行,2年、3年期平均利率高于股份制銀行。

從利率調整情況來看,國有銀行6個月、1年期平均利率環比上漲,其它期限持平;股份制銀行2年、3年期平均利率環比上漲,其它期限下跌;城商行3個月、6個月、2年期平均利率環比上漲,其它期限下跌;農商行各期限平均利率均環比下跌;外資銀行各期限平均利率均環比上漲。

而根據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金融機構發行大額存單11561期,發行總量為2.7萬億元,同比增加3013億元。前三個季度大額存單發行總量為10.2萬億元,同比增長18.6%。

從各季度大額存單發行情況來看,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發行量分別為4.5億元、3億元、2.7億元。元旦、春節前后是銀行的攬儲高峰期,所以一季度大額存單發行量比較大,四季度部分銀行大額存單發行額度吃緊,發行量可能會有所減少,但也有銀行年末面臨資金壓力,攬儲力度加大,大額存單發行量或許會增長,但整體來看,四季度發行量和三季度相比不會變動太大。

上市公司也青睞大額存單

今年以來,大額存單各期限利率下跌趨勢較為明顯,尤其是5年期利率降幅較大,全國性銀行基本已經停發5年期大額存單,3年期也不多,可見銀行在持續壓降大額存單成本。相對來看,普通定存利率下降趨勢就沒有這么明顯,短期利率甚至持續走高,不過普通定存利率本來就偏低,短期利率更低,所以整體來看大額存單利率在下降,但投資者對大額存單的購買熱情卻不減反升,尤其是長期大額存單,部分銀行額度吃緊,部分期限甚至存在售罄的情況,需要投資者搶購。但整體來看,大部分銀行大額存單額度充足,還沒到搶購的地步。

今年投資者之所以熱衷于購買大額存單,與經濟環境有較大關系。近兩年,我國經濟增長壓力較大,“打工人”的收入增長情況不容樂觀,房地產行業不景氣,投資房產更加謹慎,今年股市也比較低迷,理財產品打破剛兌、向凈值化轉型之后,部分產品收益波動較大,投資業績整體不太理想。在這種環境之下,“打工人”投資風格趨于保守,盡管大額存單利率持續走低,但是保本、安全性高,仍然受到投資者青睞。在利率下行期,購買長期大額存單,還可以提前鎖定當前相對較高的利率。

不僅“打工人”青睞大額存單,上市公司也對其頗為關注。近日有投資者向白云山提問,表示發現公司現金類流量表科目“投資支付的現金”在前三季度達到52.26億元,并咨詢該現金的用途具體有哪些?白云山回答表示,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投資支付的現金主要是購買銀行定期存款、銀行大額存單等。

廣汽集團也公告,近日,公司使用部分暫時閑置募集資金11.9億元購買了銀行可轉讓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不但是閑錢理財的一種方式,甚至也會影響上市公司的業績。10月末,仁和藥業發布2022年三季度報告,公告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38.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滑13%。原因之一是因為本期大額存單較去年同期少,利息收入少。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認為,隨著中長期大額存單利率的降低,會使得銀行增強對這部分大額存單定價和發行數量的控制。“未來,銀行需要使用新的金融產品來滿足這部分追逐高收益低風險客戶的多元化需求,這將重新考驗銀行的客戶黏性。因此,銀行需要重視并加強對這方面能力的建設。”

關鍵詞: 國有銀行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大額存單“降價”仍一單難求 上市公司...
11月我國外匯儲備31175億美元 年內首次...
速看:美股三大指數震蕩整理 熱門中概...
11月全球金融資產價格上漲 助推外儲規...
【天天新視野】百億財產妻子要分走一半...
樂樂茶賣身:喜茶不要,奈雪接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