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思毅
近日,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離婚登記為164.3萬對,去年同期為158.4萬對,較去年增加5.9萬對,同比增加3.7%;結婚人數方面,今年前三季度結婚人數544.5萬對,去年同期為588.6萬對,較去年減少44.1萬對,下降7.5%。
12月9日,財經評論員張雪峰對時代財經指出,隨著經濟發展水平和人類受教育水平的逐漸提高,離婚率數據慢慢提高有一定的客觀規律支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張雪峰稱,婚姻是一把雙刃劍,大多數人的婚姻關系其實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離婚群體年輕化趨勢顯著。鄭州市民政局統計顯示,2020年,90后離婚人數已占全市總離婚人數的兩成以上。湖北省十堰市民政局也在2019年的數據中提到,離婚夫妻中,35歲以下的占比達45%。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對離婚時間進行約束性規定成普遍做法
時代財經梳理2021年常住人口排名前十的省份發現,廣東、江蘇、湖南、浙江、安徽已公布今年前三季度的結婚與離婚人數。
2022年前三季度,廣東結婚登記43.3萬對、離婚登記12萬對,去年前三季度結婚登記43.1萬對,離婚登記10.5萬對。結婚人數上升,離婚人數也上升,但結婚人數增速(0.4%)遠低于離婚人數增速(14.2%)。
江蘇今年前三季度結婚登記31.6萬對、離婚登記9.7萬對,去年前三季度結婚登記35萬對,離婚登記9.9萬對,結婚和離婚人數都在下降。
湖南今年前三季度結婚登記23.1萬對、離婚登記7.9萬對,去年前三季度結婚登記23.8萬對,離婚登記7.2萬對,結婚人數下降,離婚人數在上升,增速為9.7%。
浙江今年前三季度結婚登記22.7萬對、離婚登記5.9萬對,去年前三季度結婚登記19.2萬對,離婚登記 5.6萬對。結婚與離婚人數同時上升,但結婚增速(18.2%)高于離婚增速(5.4%)。
安徽今年前三季度結婚登記27.6萬對、離婚登記8.2萬對,去年前三季度結婚登記34.1萬對,離婚登記8.4萬對。結婚和離婚人數均下降,但結婚增速為-19.1%,離婚增速為-2.4%。
2021年是離婚冷靜期實施的第一年,離婚人數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民政部數據顯示,2016年-2021年,中國每年離婚數分別為415.8萬對、437.4萬對、446.1萬對、470.1萬對、433.9萬對、283.9萬對。
所謂30天“離婚冷靜期”的法律根據是《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條,“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愿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法學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楊立新曾對媒體表示,“離婚冷靜期”設立的目的之一是為了降低離婚率。“我國目前的離婚程序過于簡單,在實踐中,存在很多的草率離婚、沖動離婚的現象。”楊立新表示,“離婚冷靜期”的設立,就像是給離婚增加了一個“門檻”。
據悉,對離婚時間進行約束性規定,提高離婚門檻,增加離婚成本,以此減少沖動離婚,是國際上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普遍做法。例如,韓國與德國,都有類似的規定。
人口與未來網主編何亞福12月9日對時代財經指出,“2021年是實施離婚冷靜期的第一年,所以離婚率比2020年進一步下降。2022年是實施離婚冷靜期的第二年,離婚冷靜期效果不如第一年,所以離婚率又上升了。”
婚姻對于兩性關系的束縛作用逐漸降低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離婚登記對數從2003年的133萬對增長到2019 年的470萬對,直至疫情出現的2020年有所回落,我國離婚率已經連續15年上升。
何亞福還提供了一組數據,中國的離婚率從2000年的0.9‰上升到2019年的3.4‰。 何亞福稱,“近幾十年來,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世界各國的離婚率上升是一個大趨勢,中國也不例外?!?/p>
戴金花律師指出,離婚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協議離婚,一種是訴訟離婚。訴訟離婚不受冷靜期制度的約束,只有協議離婚才受冷靜期制度的約束。戴金花律師稱,離婚人數增加某種程度上是因為沖動結婚,并伴隨著沖動離婚。離婚冷靜期制度設立的初衷是為了避免沖動結婚和沖動離婚,維護婚姻的穩定。
但從2022年前三季度的離婚人數上漲來看,張雪峰認為,離婚冷靜期很難真正挽救已經破裂的婚姻。
張雪峰稱,婚姻是一把雙刃劍,大多數人的婚姻關系其實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以前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離婚,主要是在于離婚的經濟成本,以及思想觀念的束縛,而現在人們其實越來越傾向于人性的解放,關注于人本身的發展,婚姻對于兩性關系的束縛作用會逐漸降低。
中國科學院大學黃曦今年6月份發布的論文基于2011—2019年31省份的數據,分析各因素對離婚率的影響結果證實,房價、 互聯網的普及程度、人均GDP對離婚率有著顯著正向影響,也就是房價越高、知識眼界越開闊、人均GDP越高的地區,離婚率越高。而總撫養比則對離婚率有著顯著負影響, 可能與家庭負擔較大,離婚后夫妻單獨一方均無法承擔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離婚群體年輕化趨勢顯著。鄭州市民政局統計顯示,2020年,90后離婚人數已占全市總離婚人數的兩成以上。湖北省十堰市民政局也在2019年的數據中提到,離婚夫妻中,35歲以下的占比達45%。
“今天又是恐婚的一天。”這樣的彈幕或評論,也經常在年輕人活躍的社交平臺看到。新一輩年輕人的婚戀觀,正在重塑社會的婚姻生活。
中國文旅創新創業智庫叢書總編張德欣12月9日對時代財經表示,現今社會,人們對于離婚的包容度較之前有很大的提升。一方面是經濟水平提高了,此外年輕人對于精神層面的需求更加凸顯。
“人們更加注重個性,包括生活的自由度,因為畢竟人都是為了追求幸福,這也是每個人的權利。”張德欣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