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李惠琳
【資料圖】
七部大片齊發,這個春節,電影院重新熱鬧起來。
截至1月27日上午11點,春節檔電影票房突破61億元,超過2022年春節檔60.39億元的總成績。
《滿江紅》《流浪地球2》《熊出沒·伴我“熊芯”》三部影片領跑,合計攬金超50億元。
對于王健林來說,春節檔也是個“大豐收”的節點。萬達電影參與出品了《流浪地球2》《熊出沒?伴我“熊芯”》兩部影片,不僅如此,萬達電影通過旗下影院,還從七部影片中獲得不菲分賬。
電影業復蘇進行時,王健林的萬達電影,終于熬出頭。
觸底反彈
今年的春節檔,于萬達電影來說,是一個觸底反彈的機會。
2020年以來,電影投資遇冷、線下影院反復閉店,行業進入寒冬。萬達電影布局行業全產業鏈,從影片到院線,很受影響。
2022年1至9月,萬達電影的收入為77.2億元,虧損5.33億元,虧損額為同期國內影視公司之最。
去年6至9月,在暑期檔電影《人生大事》《獨行月球》拉動下,市場開始出現回暖跡象。
三個月里,萬達電影凈利潤4803萬元,環比扭虧為盈。萬達電影表示,去年第四季度,全國票房和公司各項經營業務恢復正常水平。
春節檔的爆發,又給復蘇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萬達是國內最大的電影院線,明面上的收入是在院線分賬。
七部影片預計總票房將突破80億元,根據燈塔專業APP統計,截至1月27日上午11點,萬達電影從中獲得的總分賬票房為7.8億元。
1月26日、27日上午萬達電影分賬票房
背后還有投資收益。上映5天半,萬達影視主出品的《流浪地球2》票房已經近20億元。
按照國內制片方和發行方43%的分賬比例,出品方將分賬約8.6億元。
這部電影背后有39家出品方,萬達電影只是聯合出品方之一,預計分到的投資收益有限。
《熊出沒·伴我“熊芯”》表現也不錯,目前票房達到6.86億元,體量雖不大,萬達電影作為主出品方,收益更有保障。
院線收入、電影發行只占萬達影院的部分收入,除此之外,銷售賣品、發布廣告等業務也將受益于影院的人氣回歸。
翻盤“火種”
春節檔的豐收,給2023年電影市場開了一個好頭,萬達電影有望翻盤。
2022年1月-9月,萬達電影累計市場占有率為16.8%,同比增長1.6個百分點,其中國慶檔期間市場占有率達到18.9%,同比提高4個百分點。
而且,萬達電影一直在擴充版圖。2020開放“特許經營權”后,其全面開放加盟業務,開啟“輕資產”擴張。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在國內擁有已開業影院816家,其中直營影院708家,輕資產影院108家。9個月里,直營和輕資產影院的數量分別增加了9家、17家。
在電影發行和投資領域,萬達電影也有不少儲備,將成為推動業績復蘇的“火種”。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萬達電影基本拍攝完成待映的影片包括《想見你》《倒數說愛你》《維和防暴隊》《尋她》《宇宙探索編輯部》《天星術》等,另有《尋龍訣2》《三大隊》等在籌備中。
其中,《維和防暴隊》將于4月上映,燈塔專業版上的想看人數已超過36萬人,具有一定爆款潛質。
另外,萬達電影主投主控的《三大隊》也被業內寄予較高期待。
影視投資具有不穩定性,“爆款”也可能遇冷。由萬達電影主投主控的《外太空的莫扎特》,去年7月上映后,總票房只有2.23億元。
壓力仍在
于王健林而言,萬達電影是目前較疲軟的資產。
天眼查顯示,萬達電影的最大股東是萬達投資,持股比例為38.99%,王健林為萬達投資的實控人。
王健林有個電影夢,于2012年斥資26億美元收購美國第二大院線AMC,2015年帶領萬達院線登陸A股中小板,2016年以35億美元收購傳奇影業,一度風頭無兩。
高光之后,萬達電影的盈利能力逐漸減弱,2019年并入萬達影視之后,首次出現負增長,緊接著又遭遇疫情沖擊。
期間,萬達電影曾謀求多種方式自救,包括在影院內推廣劇本殺、脫口秀、相聲、音樂會等新業態,提升影廳利用率;發起“點播影院”項目,解決片荒問題。
還是止不住業績、股價齊縮水,巔峰時期萬達電影的市值約2000億,如今只剩下320億左右。
巨壓之下,2022年7月至8月 ,萬達電影經歷了一輪人事大調整,3位高管離職,包括入職16年的萬達老將、董事長曾茂軍。之后,離開兩年的前董事長張霖回歸。
新管理層背負著業績對賭的壓力。
2018年,萬達院線收購萬達影視95.77%股權后,萬達影視承諾2018—2021年凈利潤不低于7.63億元、8.88億元、10.69億元、12.74億元。四年中,除了2018年,其余三年均未完成目標。
2022年財報尚未公布,大概率無法實現業績承諾。
去年12月底,萬達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向中信證券質押7.39億股公司股份,占總股份的33.91%,以備履行業績補償義務。
業績復蘇仍待時日,2023年王健林的壓力仍會繼續,好在,有了一個好的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