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園漲了價,沒漲利潤。
2月1日,李子園(605337.SH)發布2022年業績快報。經李子園初步核算,2022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4.04億元,同比下降4.49%;凈利潤2.22億元,同比下降15.29%;扣非后凈利潤1.89億元,同比下降22.40%。
李子園稱,原材料及能源漲價導致成本上升以及新冠疫情反復等因素導致2022年經營業績下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也是近年來李子園首次增長受限。以2021年為例,李子園營業收入、凈利潤均實現雙位數增長。
事實上,為了解決成本端傳導的壓力,李子園在2022年下半年試圖通過提高出廠價來增厚利潤。據了解,李子園對旗下甜牛奶和風味乳飲料等核心產品進行提價,提價產品占全品類的85%以上,提價幅度為6%-9%不等。
自家公司主流產品的出廠價雖然有所上調,但是利潤卻在開倒車。
早在去年三季度業績說明會時就有投資者提問,“提價快半年為何三季度利潤還會下降?”彼時,李子園相關負責人只是表示,提價主要是為了應對原材料價格、人工成本上漲對業績帶來的不利影響,“未來隨著銷售規模不斷擴大,長期來看提價將有助于業績向好。”
出廠價格上漲,終端價格也有上浮。記者了解到李子園甜牛奶225ml系列(20瓶裝)以及450ml系列(10瓶裝)線上平臺日常售價統一調整為49.8元/箱,在調價之前價格為44.8元/箱。
“含乳飲料不是牛奶,提價后,消費者會對價格、營養成分等進行考量,牛奶等乳制品將會成為消費者的選擇。”乳業專家宋亮表示。
此外,也有投資者對李子園的產品布局產生質疑。該投資者直言:“在新產品線上,李子園過去幾年嘗試了各種新品,蹭各種新品類賽道,但直到目前為止,除了甜牛奶外,其他產品一個能打的都沒有。所以,公司在新產品探索的道路上,是否可以說是失敗的?現在或未來是否會剔除一些沒有盈利能力的新產品?與其在新品上浪費時間和精力,是否更應該考慮將甜牛奶這一品類繼續做大做強,推出更多甜牛奶系列的口味及產品線? ”
李子園方面則是回應,為滿足年輕消費群體更豐富的風味需求,在品類、口感上進行創新,在傳承經典“甜牛奶”口味的同時,根據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不斷研發新產品。新產品將進一步增強李子園品牌競爭力,有利于提高未來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