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價格近期回彈后,巨頭又有大動作。2月7日晚間,通威股份(600438)公告宣布,擬在樂山市新增投資約60億元,建設年產12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及相關配套設施達成合作。
雖然近期硅料價格在“斷崖式”下跌后出現不小幅度反彈,但業內普遍認為,后續硅料價格持續上行缺乏支撐,硅料或進入過剩時代。在此背景下,通威股份擴產動力依舊十足。機構預計,硅料價格周期向下時,具有成本優勢的企業將更具有競爭力,這或許是這家硅料巨頭擴產底氣。
規劃產能80-100萬噸
(資料圖)
通威股份公告顯示,該公司擬與樂山市政府、樂山市五通橋區政府共同簽署《投資協議》,就公司在樂山市新增投資約60億元,建設年產12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及相關配套設施達成合作。
據了解,該項目計劃于2023年6月底前開工建設,計劃于2024年內投產,預計不會對通威股份2023年營業收入及凈利潤構成重大影響。公司方面稱,上述項目是為推動公司2024-2026年高純晶硅業務發展規劃有效落地。
通威股份在2022年4月《關于高純晶硅和太陽能電池業務發展規劃實施進展及后續規劃的公告》中聲稱,在建的包頭二期5萬噸以及樂山三期12萬噸項目預計分別于2022年、2023年投產,屆時公司高純晶硅產能規模達到35萬噸,并規劃2024-2026年高純多晶硅累計規模達80-100萬噸,力爭實現行業30%-40%的市場占有率目標。
根據CPIA統計,通威股份2021年高純多晶硅產量全球第一,國內市場占有率達22%。根據其2021年年報顯示,在2021年底通威股份已形成高純多晶硅產能18萬噸,目前在建產能超過17萬噸,實現生產量10.93萬噸。
硅料價格近期大幅反彈
近期,硅料價格劇烈波動引起市場高度關注。Solarzoom數據顯示,2022年12月7日到2023年1月4日期間,一線廠商特級致密料成交價由300元/kg腰斬至170元/kg,跌幅高達43%,遠超市場預期。
急跌后硅料價格趨于平穩,1月整體出貨有限,春節前兩周該成交價穩定在165元/kg,較1月初下降3%,跌幅明顯收窄。不過在春節過后,2月1日最新成交價迅速反彈至200元/kg,較節前提升21%。硅料盈利水平修復至0.32元/W,較節前提升37%。
此外,下游硅片與電池環節價格也出現上漲,單晶182硅片/單晶182PERC電池2月1日成交價格較1月最低點分別上漲28%/18%,單晶182PERC組件成交價仍維持在1.8元/W。
硅業分會方面分析認為,多晶硅價格近期出現反彈,一方面是節前硅片價格已經比硅料價格率先企穩上漲,同時硅片企業開工率也大幅提升,硅料需求有相對可觀的增量;其次,硅料價格在節前也已經開始企穩回升,再加之春節假期內硅片企業的原料消化殆盡,節后第一周硅料采購需求大幅增加,支撐硅料價格延續上漲走勢。
硅料價格不具上行支撐
盡管如此,市場并不認為硅料價格有持續上行的動力。根據硅業分會數據,2022年 1-11 月國內多晶硅供應量為71.4萬噸,預計12月供應9.6 萬噸,Q4國內預計供應27.3萬噸,考慮海外供應約2.7萬噸,可支撐下游組件需求達 114.5GW,多晶硅供需緊張程度已經逐步緩解。
該機構預計,今年一季度硅料產量或超31.5萬噸,年底或達20萬噸/月,對沖下游需求增量的壓力不大,后續硅料價格持續上行缺乏支撐。
華福證券一份研報測算,基于當前行業擴產規劃,至2023年底全球多晶硅名義產能達230萬噸以上,全年供應量預計達140萬噸以上,按保守硅耗2.6g/w測算,可支撐550GW以上組件產量和450GW以上交流側裝機規模。而根據當前行業需求預測,2023年多晶硅產能或將逐步進入過剩時代。
銀河證券也表示,2022年底硅料產能已達120萬噸/年,2023年底產能或超240萬噸/年,已明顯超出全球需求量。該機構預計,硅料價格整體趨勢仍將緩慢下行,價格區間約150-200元/kg。
在這一背景下,業內普遍認為,隨著新增產能逐步釋放,硅料價格開始出現松動,降價周期或已開啟。而在價格周期向下時,具有成本優勢的企業將更具有競爭力。而通威股份此時豪擲60億擴產的底氣或許正在于此。
事實上,在去年10月29日,通威股份便宣布擬在龍陵縣產業園區建設配套高純晶硅生產的年產30萬噸綠色基材及附屬設施項目,從而實現上游一體化,令公司成本管控能力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