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財經要聞 >

屠光紹:推動可持續金融發展需處理好五大關系,應關注綠色金融中“漂綠”等現象 全球速訊

近年來,可持續金融發展迅速且愈發受到國內外金融機構的重視。

在2月23日召開的2023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第九屆金融企業社會責任論壇上,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表示,可持續金融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資源,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是金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具體實踐,意義重大。


(資料圖)

屠光紹認為,為了更好地推動可持續金融發展,需要處理好五大關系。

其一是企業經營價值中商業性和社會性的關系。隨著市場經濟發展,這兩者的關系是相互融合的,而不是簡單的非此即彼。

其二是企業經營內容中財務性和非財務性的關系。金融機構推動可持續金融發展,服務實體企業,不僅需要關注企業的財務性內容,也要關注一些非財務性內容,比如環境影響、社會責任等,在評判企業整體經營活動時需要統一考慮財務性內容和非財務性內容。

其三是企業經營屬性中內部性和外部性的關系。統籌考慮企業內部性與外部性時,需要注重兩者之間的轉換。例如綠色定價,企業通過技術投入、管理投入等降低碳排放,成本增加對企業而言是負內部性,而減少碳排放則是正外部性,那么通過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等機制,可以讓這種外部性與內部性很好地形成轉換。

其四是企業經營報告中單一重要性和雙重重要性的關系。其中,單一重要性是指財務重要性,從企業財務的角度來看約束條件變化所帶來的影響;雙重重要性則不僅關注社會、環境等對企業財務的影響,同時也反過來關注企業自身對社會、環境的影響。

最后是企業經營披露準則中的國際性和地域性的關系。對于非財務性信息,很多國家和地區希望能制定出國際通用的披露準則,然而這其中涉及的內容頗為復雜,例如不同國家的發展階段、社會制度、經濟體制等方面都有差異,這會影響到披露標準的統一性。因而國際上會形成一套基準,各個國家和地區在此基準上融合自身特色并形成一些獨特的標準。

另外,屠光紹提到,可持續金融也需要著重“可持續”。一方面,要筑牢可持續金融發展的基礎,例如推動信息披露標準統一,涉及環境、社會、治理等諸多非財務信息需要有權威、統一的披露標準,否則可能會頻頻出現類似綠色金融里“漂綠”等現象。

另一方面,要完善可持續金融發展的機制。金融企業能夠在可持續金融里生根且不斷發展,核心在于一套適應于可持續金融發展的市場機制。

同時,還要推動可持續金融制度型開放。制度型開放更具有長期意義,并且在金融制度型開放中,可持續金融制度型開放恰恰是一個新事物,中國在這一領域或許能夠更多地參與國際制度、規則等制定,在此基礎上更好地推動可持續金融實踐。

關鍵詞: 企業財務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屠光紹:推動可持續金融發展需處理好五...
微速訊:建行河北省分行原黨委書記、行...
每日觀點:中國政法大學胡繼曄:建議直...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王一鳴:今年增...
身陷關店、斷供危機的家樂福,還有救嗎
從開年大漲到最慘一周,美股經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