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財經要聞 >

中企在關鍵資源爭奪戰搶占先機 主導世界電動車供應鏈關鍵一環

新能源汽車產業之爭蔓延全球,鎳作為制造電動車動力電池的重要原材料,成為各國爭搶能源轉型的關鍵礦物。

印尼是全球第一大鎳生產國,倫敦大宗商品商業情報機構CRU的數據顯示,2022年的產量占全球供應的一半左右,并且比例還在上升。

近年來,全球產業巨頭投資印尼力度一浪高過一浪。在這場資源爭奪戰中,中企搶占了先機。


(資料圖)

印尼投資部提供的數據顯示,2022年該國獲得的鎳相關外國直接投資中,近六成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其中,中國企業在印尼進行的鎳相關投資主要集中在印尼蘇拉威西省和北馬魯古省,這兩處地方蘊藏著印尼大部分的鎳儲量。

印尼的野心,加劇金屬爭奪戰

坐擁豐富的鎳礦儲量,印尼“野心”很大。2020年印尼頒布出口禁令,鎳礦石已被禁止出口,但出口價值更高的鎳加工產品則不在受限范圍內。

禁令加劇了企業對這一電動車電池所需金屬的爭奪戰。從亞洲到歐洲再到美國,跨國公司紛紛到印尼投資,確保能獲得該國豐富的鎳資源。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截止到2023年1月,印尼共吸引超150億美金的涉鎳投資。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法國鎳業巨頭埃赫曼、LG新能源、華友鈷業、青山控股、洛陽鉬業、寧德時代均已通過不同方式進入印尼鎳礦產業。

中企技術掘金主導電動車供應鏈關鍵一環

競賽中,中企不僅投資數額相對領先,鎳加工技術也受到了歡迎。印尼很多企業一直在尋求與中國鎳加工廠進行合作。

在北馬魯古省,由印尼哈利達集團子公司與中國寧波力勤資源科技公司合作建成的鎳精煉廠已經投產,該精煉廠首次在印尼采用高壓酸浸濕法冶煉技術。4月12日,該公司在印尼證券交易所上市,并成功融資6.73億美元。印尼默迪卡銅業黃金公司旗下從事鎳精煉業務的企業前不久也成功上市,該公司與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有合作。

過去的幾十年里,鎳礦石的主要用途是生產不銹鋼,難以被加工成電動汽車所需要的電池材料。存在了幾十年的高壓酸浸法(HPAL),以麻煩遠多于價值而聞名,中企改變了這一局面。

高壓酸浸法依賴極端的高溫和高壓,經常會損壞設備,需要耗時費力地維修。在澳大利亞、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地區,由西方和亞洲公司主導的早期項目都面臨嚴重的延誤和成本超支。

起初,中國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運營的一家工廠也是如此。但設計該工廠的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及其生產伙伴逐步微調和修復了問題。礦業分析人士說,他們的調整雖然是漸進式的,只涉及一些小的創新,但卻讓這家工廠穩定下來,為此類設施在不發生重大故障的情況下穩定運行打造了一個新樣板。

持有這家工廠股份的加拿大公司Nickel 28的戰略主管Martin Vydra表示,另一些中國公司也效仿這種模式,把經驗豐富的技術支持人員從這家巴布亞新幾內亞工廠帶到印尼。他說:“最重要的是中國人有轉移技能和知識的能力。”

中國寧波力勤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這家公司2018年曾與印尼礦業公司Harita Group合作打造印尼第一家采用HPAL工藝生產電動汽車材料的工廠。一位熟悉Harita業務的高管稱,該公司曾與上述巴布亞新幾內亞工廠的設計公司中國恩菲合作過。

中國恩菲4月份在其網站上表示,在HPAL技術方面取得的成功對中國企業來說具有變革意義:“技術的研發應用及推廣,讓全球低品位紅土鎳礦大規模開發成為可能,使中國企業獲得更多資源開發機會。”

由中方主導的其他合資企業也紛紛涌現。鑒于HPAL技術過去的表現良莠不齊,礦業分析師們起初并不怎么看好,但這些項目卻迅速發展起來。

“通常的開發階段,即可行性、審批、施工和調試都以創紀錄的速度在進行著,” 能源研究公司伍德麥肯茲的分析師Angela Durrant在4月份的一份報告中寫道。“中國HPAL技術的實施可能比西方國家更快,價格更低。”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中企已在印尼開辦了至少三家專門服務于電動汽車的加工廠。此外,一家規劃中的工廠獲得了福特汽車公司的投資,還有一家工廠將由韓國鋼鐵巨頭Posco Holdings建造,兩個項目都有中國公司參與。

關鍵詞: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中企在關鍵資源爭奪戰搶占先機 主導世...
“免費贈房”背后的鄭州樓市:有的折價...
熱點評!深圳證監局通報部分券商研報業...
遠洋集團回應傳聞:兩大股東針對公司成...
世界熱門:雅士利私有化退市背后:提升融...
雖遲但到!美國油氣也要減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