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據英國《金融時報》6日報道,韓國國會議員兼半導體專家梁香子接受其采訪時批評了拜登政府的芯片戰略,稱遏制中國獲取或生產先進芯片能力的做法,有可能破壞美國與亞洲盟友的關系。
“韓國議員敦促美國放棄對華芯片戰略”。《金融時報》以此為題報道稱,“如果(美國)繼續試圖懲罰其他國家,并以不可預知的方式通過法案并實施‘美國優先’政策,其他國家可能會結成聯盟反對美國。”梁香子稱,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應當更多考量人類的共同價值觀,將國家力量武器化的做法不可取。
【資料圖】
梁香子說,盡管美方技術戰措施對于韓國半導體產業的損害暫時還未顯現,但她警告,美國越是“制裁”中國,中國就越會努力快速實現技術進步,并為此提供更多的國家支持,“鑒于中國擁有豐富的人才和原材料,這將給韓國帶來危機”。
在她看來,美國已經從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半導體技術和產業鏈中獲益,但仍正試圖通過制裁打破現狀。“美國應該放棄目前這種試圖通過動搖并打破全球價值鏈獲得好處的做法。”梁香子說。
報道稱,梁香子承認,中美科技戰為韓國贏得了開發自身技術的時間,但她補充說,韓國的半導體產業正處于 "非常危險的境地"
梁香子還強調,只有技術才能讓韓國擺脫所有地緣政治問題,韓國本土半導體產業面臨著人才缺失的問題,這一點亟須解決。她表示,韓國半導體技術人才的待遇相較其他地區并不好,好學生們往往希望成為醫生,而非工程師。
韓國國會議員、半導體專家梁香子(資料圖) 圖片來源:《韓國經濟》
梁香子結識前總統文在寅后加入共同民主黨步入政壇,2020年成功競選為國會議員。在此之前,她曾在三星電子工作長達30多年,從研究員助理任及存儲芯片事業部常務,是韓國國會中少見的半導體專家,也因此受到不同政黨現任總統尹錫悅的重用。
據韓聯社報道,梁香子2021年退出共同民主黨,2022年接受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的提議,以無黨籍議員的身份擔任國會半導體產業競爭力強化特別委員會委員長一職。今年6月,她宣布將創立新黨“韓國希望”,目標是爭取到2027年具備接收政權的能力。
《金融時報》分析稱,這表明韓國對美國將亞洲盟國納入其經濟安全議程的努力感到不安。此前,美國通過立法向外國芯片制造商提供數百億美元補貼,提升美國本土芯片生產制造和研發能力,并換取企業限制升級或擴大其在華設施。此外,美國還在對華半導體出口上實施了一系列管制。
報道提到,韓國方面則有聲音擔心美國的做法會引起中方反制,最終影響半導體產業利潤和產業鏈穩定。鑒于中國是重要市場和原材料進口來源,韓國半導體被認為因此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境。8月1日,中國對生產半導體所需的關鍵金屬鎵和鍺的出口管制令正式生效,有韓媒觀測稱,這或“動搖”韓國半導體產業。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8月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韓國7月出口額同比下降16.5%至503.3億美元,為連續第十個月下滑,并創下自2020年5月以來最大降幅。該部表示,其部分原因在于半導體需求持續低迷。數據顯示,韓國主力出口品芯片的7月出口額同比下滑34%,為連續12個月負增長。今年上半年,韓國半導體出口額為439.3億美元,同比下滑36.8%。
寒冬之下,韓國芯片巨頭也未能幸免。
據韓聯社報道,三星電子7月27日發布業績報告稱,最終核實今年第二季度營收為60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364億元),同比減少22.28%;營業利潤為668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7.6億元),同比大幅減少95.26%,創下14年單季度新低。
其中,三星負責半導體業務的數字解決方案(DS)部門出現4.36萬億韓元虧損,銷售額為14.73萬億韓元。與去年同期業績(銷售額28.5萬億韓元、營業利潤9.98萬億韓元)相比,銷售額腰斬,營業利潤蒸發掉14萬億多韓元。但得益于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出貨量增加等利好,虧損幅度較今年第一季度(4.58萬億韓元)有所收斂。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包括國務卿布林肯在內的美國政府高官7月17日會見了美國三大芯片巨頭英特爾、高通和英偉達的高管。此次會談的目的是確保美國政府官員了解到,若進一步收緊對華銷售芯片的規定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希望通過游說的方式讓拜登政府相信,如果事態進一步升級,將傷害白宮在對華接觸政策上所做的一切外交努力。
同一天,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也發表聲明,呼吁拜登政府在評估限制措施造成的影響前,“不要進一步限制”對中國的芯片銷售,允許該行業繼續進入中國市場,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商業市場”。
針對美國步步升級打壓中國半導體的措施,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7月7日對此表示,一段時間以來,美方不斷濫用出口管制措施,持續加強對華半導體打壓遏制,人為割裂全球半導體市場,這是對全球自由貿易的破壞,是對國際經貿規則的無視,是對公平競爭原則的踐踏。
束玨婷認為,半導體是全球產業分工合作的典型代表。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市場,芯片銷售規模約占全球的1/3,這是中國企業與各國企業互利共贏合作的結果。美方的做法不僅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也將損害眾多國家和地區的利益,阻礙全球科技交流和經貿合作,最終將反噬自身。美國業界的相關擔憂,已經說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