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下調美國政府信用評級一事不斷產生余波,市場現正擔憂10月美國會否再次陷入政府關門的窘境。
按照美國《國會預算法》的規定,每年美國新財年開始之前,即10月1日前,國會必須通過且總統也簽署完成下一財年的預算立法,其中包括12項撥款法案。目前,美國國會僅通過了1項撥款法案,且國會兩黨在其他撥款法案上分歧巨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更讓人緊張的是,美國國會將在8月進入休會時間,參議院會在9月5日復會,眾議院則將在9月12日復會。因此,留給美國立法者通過預算立法的時間實際上只剩下十幾個工作日,有可能還不夠他們辯論一輪。
而如果最后撥款法案未能如期通過,國會只能通過臨時開支法案來維持政府運作,但要是連臨時法案都得不到共識,那么美國政府將在10月1日開始部分關閉。
這種政治上的僵局,一定程度上是惠譽下調美國政府評級的重要原因,但又反饋成為美國政府關門的一大推力。
評級下降會激化兩黨之間關于預算的矛盾,加強共和黨人捍衛削減開支的決心,從而對民主黨形成更大的壓力。這種螺旋式的因果關系正在走向一個不妙的地方,正如惠譽警告的那樣:自傷正在損害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
更加復雜的政策環境
美聯儲將在9月做出關鍵的利率決定,而美國政府的關門前景可能會對美聯儲施加壓力。與此同時,撥款法案的延宕可能迫使4500萬人恢復為學生貸款還款,從而抑制消費支出,加上接連不斷的罷工,共同交織成美國經濟新的險象。
道明證券高級美國利率策略師Gennadiy Goldberg表示,政府關門可能會讓美聯儲的處境變得更加困難,這就是市場現在很緊張的原因,其可能導致美聯儲錯過秋季的政策轉折點。
高盛則在6月底的一份報告中預估,美國政府關門每持續一周,將會導致GDP下降0.2個百分點。穆迪經濟學家Mark Zandi則警告,即使不考慮政府關門,美國今年最后一季度的增長也將放緩至不超過1%。
不過,也有資產因禍得福。摩根士丹利固收全球主管Michael Zezas指出,在經濟數據表明通脹放緩,且美聯儲接近加息結束的環境下,(政府關門)可能成為利好長期美國國債的一個原因。
但仍舊模糊的通脹前景、地區銀行危機和國債發行量增加在今年持續打擊美國國債投資者,因此,美國政府關門風波究竟對國債能產生多大的影響,仍存在很大的變數。
當然,更好的情況是,兩黨再次上演“尖峰時刻”,卡在最后一分鐘完成預算立法。這也是美國特色的政治劇目,只是讓市場徒勞緊張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