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財經要聞 >

押注SaaS失意、站到退市邊緣,一起教育“光芒盡失”

8月11日,一起教育科技發布公告稱,過去30個交易日內,公司股價持續低于1美元紅線,因而于近日收到納斯達克退市警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流血赴美上市備受關注,到連續虧損、轉型受挫,一起教育在美股的日子并不輕松。如今走到退市邊緣,一起教育將何去何從?

一半天堂,一半地獄

回顧一起教育科技的上市,可謂是“一半天堂,一半地獄”。

一方面,一起教育科技的發展和新東方頗有淵源。公司創始人兼CEO劉暢曾因成績優異被學校從學員破格提拔進入新東方擔任講師,又在三年后主導創建新東方長春分校,成為新東方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分校校長。而新東方“三駕馬車”之中的王強、徐小平也參與了對一起教育的投資,是公司股東之一。

上市之前,一起教育累計進行了七輪融資,2015年以前,基本保持每年一輪的頻率,從D輪到E輪用了將近3年時間。2018年,一起教育完成最后的E輪2.5億美元融資,資方名單中,除了徐小平的真格基金,還包括老虎基金、淡馬錫、順為資本等知名機構。

多方保駕護航之下,2020年12月4日,一起教育正式登陸納斯達克,發行價10.5美元,募資規模為3.3億美元,上市首日,公司股價一度漲超12%。然而股價很快呈下降態勢,盤中跌破發行價。這似乎說明,資本對一起教育科技并非全無顧慮。事實上,連續的虧損早已讓市場對一起教育的信心開始動搖。

成立于2011年的一起教育,最初定位是補充公立校教育場景的學習產品。財報指出,一起教育為全國超90萬教師、5430萬學生、4520萬家長提供教學、學習和評測應用,服務全國7萬所學校,覆蓋全國三分之一的公立中小學。但龐大的公立校用戶規模似乎并未給公司帶來可觀的收入。

盡管歷經十年發展,一起教育的To B業務卻始終不溫不火,直到涉足在線大班課。2017年始,一起教育加入在線大班課的爭奪。到2019年,公司K12在線大班課的收入達到3.6億元,占比總營收增至89%。2020年前三季度,這項收入達到7.51億,占比進一步增至93%。與之相比,一起教育的公立校增值服務收入只有不到5700萬元。

而K12在線大班課業務一邊帶來收入規模的顯著提升,一邊也讓成本費用陡增。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僅營銷費用就高達8.51億,營銷開支甚至超過了營業收入。事實上,在線教育燒錢大戰的關鍵節點,一起教育用營銷費用換用戶增長的思路不能算錯。但需要看到,一起教育其他的費用支出同樣剛性,研發費用高達4.23億,一般及行政費用達1.83億。

收入漲幅有限而費用支出居高不下,這必然帶來了一起教育的巨額虧損。2018年-2020年前三季度,一起教育分別虧損6.56億、9.64億、9.75億,累計虧損近26億元。常年虧損同樣也給現金端施壓,一起教育常年處于現金凈流出的狀態,2018年-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現金凈流出累計高達15.77億元,同時段累計營業收入甚至僅有15.25億元,資產負債率也從23.8%一路陡增到85%,擴大了2.6倍。

總體來看,雖然在線大班課給一起教育帶來了新機,但公司的經營情況并不樂觀。2018年之后,一起教育再沒有獲得新的融資。有分析稱,隨著資方話語權逐漸加重,一起教育的上市更像是為經營輸血“被資本裹挾”上市。

2020年7月,王強離任董事長時曾表示,“教育賽道將出現一兩個一千億美元市值的公司,一起教育是其中一個”。事與愿違,一起教育已經離千億市值越來越遠。

“上岸”以后

上市之后,一起教育的經營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好轉。

2021年3月,一起教育交出了上市后首份“成績單”。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收入同比增長218.6%至12.9億元,網校正價課報名人次同比增長178%,全年一起學網校業務銷售額12.19億元,同比增長238.9%。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占凈收入比例由上年的143.7%降至84.8%,管理費用占凈收入比例由去年同期38.8%降至32.5%。然而,營收大漲和費用控制沒能讓一起教育走出虧損泥潭。

財報指出,一起教育科技2020年全年凈虧損13.4億元,營業虧損占凈收入的比例為103.1%。同時,公司還在加大研發方面的投入,2020年研發投入總金額為6.1億元,同比增長25.1%。盡管在線教育火熱,但一起教育身上的商業化枷鎖依然未解開。

這邊變現難題還未解決,另一邊,7月“雙減”政策落地,給重度依賴K12業務的一起教育“致命一擊”。K12業務之外,公司沒有其它業務支撐,虧損更加難以扭轉。

經營困局久未突破,市場對一起教育的未來變得更加悲觀。2020年報發布后,公司股價一路下跌,僅3月跌幅就達到48.48%。此后7個月,一起教育的股價一蹶不振,最低跌至0.77美元/股,與發行價相比下降了93%。直到2021年11月,公司股價才有小幅回升,很快又再次下跌。

直到今天,一起教育的股價一直在低位徘徊,再未重現輝煌。

轉型失意

“雙減”落地后,一起教育的K12業務難以為繼,不得不剝離。在轉型的關鍵問題上,公司提到了兩個方向:一方面,針對校內業務,公司成為圍繞作業等教學應用場景,助力基礎教育數字化轉型升級的SaaS軟件服務商;另一方面,針對校外業務,運用數字化、信息化手段,探索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模式,開發以自學產品為核心的課后解決方案。簡要來說,一起教育的業務重心又回到了10年未見起色的B端。

比起10年前,現在一起教育身上的負擔顯然更重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11.81億元,同比大幅減少近17億元,這還是在各項費用大幅縮減的情況下出現的,現金遭受的沖擊程度可見一斑。同一時間點,公司的遞延收入為2.44億元,收入預期大幅減少。

財報中,一起教育表示“在2021年年底關閉K12輔導業務后,僅靠轉型后業務創收的前提下,一起教育科技預計其在2022年一季度的確認收入將達到2.0-2.1億元。”與2021年一季度的4.7億元相比將出現腰斬。轉型的業務,沒能彌補剝離K12業務造成的收入缺口。

2022年Q1、Q2、Q3,一起教育的收入分別為2.33億元、1.34億元、1.2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50.78%、80.1%、74.9%。同一時期,公司分別錄得凈虧損2480萬元、2640萬元、2350萬元,即便費用大幅減少,虧損仍在持續。

而在最近半年間,一起教育更是陷入了巨大的業績壓力。今年一季度,一起教育凈收入930萬元,上一年同期為2.334億元,同比大幅下滑96%,這已經是公司連續第五個季度營收同比下滑。最近兩個季度,一起教育的收入接連破位,去年四季度,其營收首次單季度跌破億元,本季度再度出現巨幅縮水,跌進千萬元。

與此同時,公司降本增效策略的效果似乎已經走到盡頭。一季度, 一起教育的銷售和營銷費用為2180萬元,同比微降0.8%;研發費用為4430萬元,同比縮減54.6%;一般和管理費用為4020萬元,同比減少21.7%,三項費用都出現同比收窄,但仍然大幅度超出營收,顯得非常剛性,繼續下降的空間看起來并不大。

這也讓一起教育的利潤情況幾近失控,報告期內,公司的毛利同比下降98.4%至226.3萬元,毛利率為24.4%,而2022年第一季度毛利率為60.7%。同時,公司錄得凈虧損9250萬元,同比擴大273.7%,如此大規模的凈虧損已是當期營收總額的近10倍。上市至今,一起教育從未實現單季度盈利,本季度凈虧損的同比擴大,讓原本已在逐步收窄的虧損表現再度惡化。

現金方面,截至一季度末,一起教育手中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以及短期投資額總額約為6.4億元,比期初的7.38億減少近1億元。上市以來,一起教育的現金持續減少,目前已經回到2019年的水平。

聚焦到轉型業務上,一起教育在B端并無太多突破。去年二季度,一起教育宣布在上海成功交付了“閔行區基于智能作業的精準教學與自適應學習系統項目”,并發布“閔智作業”和“閔曉數”智慧筆。去年四季度,一起教育透露,中標北京西城區以線上作業為載體的形成性評價項目,以及西城區義務教育階段“五育融合”評價構建項目系統平臺的定制開發。現在,這兩個項目仍然是一起教育的重點,此外并無更多拓新。

經營情況持續惡化之下,市場對一起教育的信心跌至冰點,8月11日,一起教育科技發布公告稱,過去30個交易日內,公司股價持續低于1美元紅線,于近日收到納斯達克退市警告。就連最后的上市資格,一起教育看起來也難以保住。

縱觀如今的一起教育,自身現金規模持續收縮,在上市資格岌岌可危的情況下,公司融資難度將進一步加大,融資通道也進一步收緊。轉型SaaS看起來與過往業務有所承接,但似乎難有效果。一起教育正在走進更危險的境地。

關鍵詞: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押注SaaS失意、站到退市邊緣,一起教育...
直播帶貨的暴富夢,該醒了!
加息不會停!前美聯儲理事:就業、消費...
豬周期規律不再!生豬產能去化呈現兩極...
一夜五家公司出手護盤!科創50下探900點...
A股驚現05后!18歲少年掏近3000萬,認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