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基金經理周應波“公奔私”后的動向受到市場關注。
(資料圖片)
今天上午有一則“運舟資本周應波產品被強平”的傳聞,在網絡上廣泛傳播。對此,中國基金報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運舟資本。公司表示,公司的產品不存在強平機制,投資操作中亦未涉及存在強平機制的投資品種。目前公司旗下所有產品保持平穩運作。
6月下旬以來AI板塊大幅調整,運舟資本旗下的私募產品短期出現較大回撤,對此,運舟資本表示,未來將在運作過程中盡全力優化投資者的持有體驗。“公司中長期堅定看好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看好資本市場調整2年多之后的投資機會,公司和基金經理近期已出資5000萬元,追加申購旗下產品。”
運舟資本:公司產品不存在強平機制
出資5000萬自購公司產品
8月25日上午,一則“運舟資本周應波產品被強平”的傳言在網絡上廣泛傳播,相關消息指出,百億私募運舟資本掌門人周應波管理的產品所持有的深桑達、昆侖萬維、太極股份等個股,最近持續急跌甚至單日跌停,被某券商上海分公司席位進行了“強制平倉”處理。
對此,中國基金報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運舟資本。
運舟資本回應稱,公司的產品不存在強平機制,投資操作中亦未涉及存在強平機制的投資品種。“目前我司旗下所有產品保持平穩運作,并在運作過程中盡全力優化投資者的持有體驗。”
運舟資本也表示,公司中長期堅定看好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看好資本市場調整2年多之后的投資機會,“公司和基金經理近期已出資5000萬元,追加申購旗下產品。”
周應波成名于公募,他曾管理中歐時代先鋒基金,經歷市場牛熊,任期年化回報達到27.89%;2022年上半年周應波“公奔私”,創立運舟資本,受到市場關注。2022年8月中旬,周應波首批新產品發行,募集首日大賣超30億元,截至2022年年底,運舟資本旗下備案了31只產品,管理規模超過100億元。
但是在“奔私”創業后,由于權益市場震蕩明顯,加上今年重點投資人工智能方向,周應波管理的產品近期凈值調整明顯。據一些平臺披露的數據,周應波管理的部分產品今年以來跌幅超過10%。
有渠道人士告訴基金君,運舟資本旗下產品并沒有清盤線,也沒有融資加杠桿的情況,所以應該不會因為凈值下跌而被強制平倉。“近期AI相關的股票調整比較明顯,跌幅很大,所以周應波管理的相關產品短期凈值跌幅比較大,所以市場可能就出來這些傳聞。”
從上市公司二季報可以看到運舟資本的部分持倉。在今年二季度,周應波新進了福元醫藥、電廣傳媒、盛通股份等。
頂流基金經理“公奔私”
繼續發力成長股投資領域
周應波在業內被稱為“成長股投資專家”,他從北京大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畢業后,第一份工作是在騰訊做產品經理;2010年機緣巧合進入證券行業,先在平安證券、華夏基金做研究員。
2014年周應波加入中歐基金,先后擔任研究員、專戶投資經理。此后一年,他因為表現出色獲得公司提拔,在2015年11月發行了第一只新基金——中歐時代先鋒,當時市場正好經歷了第一輪股災、人民幣匯率崩潰,作為一位新上任的基金經理,周應波個人出資700多萬元認購中歐時代先鋒,中歐基金作為管理人自購300多萬元,最終該基金首發規模僅2000萬元出頭。
2016年,也就是中歐時代先鋒基金成立的第一個完整年度,中歐時代先鋒一戰成名,全年以15.06%的收益,位列同類基金第4名。數據也顯示,截至他離任的2021年12月17日,周應波管理中歐時代先鋒的任職回報為345%;年化回報達到27.58%。
因管理業績優秀,周應波個人管理基金規模最高峰是576.34億元,成為市場上知名頂流基金經理。
2022年3月,周應波“公奔私”創立運舟資本,他希望在私募的舞臺上,繼續將成長股投資做好。
周應波給市場的標簽的是“成長股”投資人,他曾經表示,成長是權益投資永遠的主題,只有通過企業價值持續較快的發展來實現股東價值的持續提升,才能夠讓投資者獲得長期優異的回報。在私募行業,周應波希望把有銳度的成長股投資做好,在他看來,追求成長股是在追求時代的Beta,以及積極改變時代的Alpha。
關于成長股的投資體系,他也表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尋找到清晰的產業進步,改變人們生產和生活方式,只有尋找到持續能夠推出新產品或新功能的動力,才能在一系列相配套的上下游行業找到成長的機會,這是最根本的。
當然,成長股投資無法避免高波動,周應波認為,一定要結合適當的產品發行節奏和做好負債端的管理,最終目的是實現客戶的盈利;還有投資AI等新興產業,可以通過板塊內部適當的子環節之間的搭配來做;另外,落實到個股層面,事實證明優秀的公司能夠穿越波動。
看好AI產業鏈未來兩三年的機會
在今年ChatGPT新版本出來以后,周應波非常看好AI(人工智能)是未來兩三年市場的主旋律,也是成長股投資的重要方向,所以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在AI為代表的科技領域布置了重要的投研力量。他當時告訴基金君,“未來不單單是AI,我們認為由AI牽引的整體行情,能夠帶動上下游的發展,比如智能駕駛、消費電子等。”
在周應波看來,以AI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術,可能會形成新一輪生產力的提升,給全球帶來深遠影響。AI將很多創新的硬件和軟件的使用場景打開了,打造了一個未來世界的圖景。
對于近期AI板塊的回調,周應波認為跟市場資金博弈、市場觀望AI在基本面上到底有沒有支撐等有關。他表示,下半年需要關注兩個標志性事件:一是國內AI模型和應用管理辦法的落地,二是要看海外的AI應用進展。“下半年到2024年初,我們可能會看到標志性的軟件龍頭推出一系列真正讓大眾能夠使用的AI功能,中國的廠商也會跟進,等到大量用戶開始廣泛使用,就會形成爆款。”
關于市場,周應波認為當前處于底部區域,未來三五年回調都是好的買入機會,因為市場各種負面因素在過去兩三年已經充分消化,與此同時中國正在經歷一輪產業革命,“年初我們就看好今年全球風險資產往上走,現在市場上行有了更好的基礎,更重要是出現在產業層面的變革。他相信,TMT的創新引發的變化將是未來兩三年市場的主旋律。“人工智能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的方式,一定蘊藏著巨大的機會。”
周應波稱,下半年到2024年初,AI等科技領域有望進入基本面行情。目前,國內經濟基本見到底部,三季度可能將進入一輪“弱復蘇中的補庫存”周期,而美國經濟“弱衰退”之后,今年四季度可能開始補庫存周期。同時,國內政策端出現顯著變化,其中最關鍵的是7月底政治局會議召開,提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此次政治局會議一攬子政策定調,一方面可以視作短周期的穩增長政策密集期,另一方面包括推動互聯網平臺經濟發展、提振民營企業家信心、活躍資本市場等重要表述,也可以理解為中長期的經濟發展思路,具有很強的正面意義,為市場增添了信心。待市場形成賺錢效應,增量資金就會進入,推動行情持續往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