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華化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華化學”)日前更新招股書,擬在創業板上市。
長華化學成立于2010年,是專業的聚醚系列產品規模化生產企業。2017年12月,長華化學曾首次申請IPO,擬在上交所上市,后在2018年9月主動終止上市進程。
資料顯示,長華化學是典型的家族式產業。其實際控制人顧仁發、張秀芬、顧倩、顧磊一家四口合計控制公司79.07%的表決權。
長江商報記者查閱招股書發現,2019—2021年(以下稱報告期),長華化學營收凈利雙雙高速增長,其中凈利潤兩年增長95%,而其研發費用率反連降至0.22%,遠低于同行均值。同時,其毛利率在下滑,且遠低于同行上市公司。本次IPO,長華化學擬募資3.01億元,63.54%擬用于還貸補流。
資產負債率高于同行業均值
長華化學主營業務為聚醚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涵蓋軟泡用聚醚、CASE用聚醚及特種聚醚,其中軟泡用聚醚為公司的主要產品,主要為POP和軟泡用PPG產品。
本次IPO,長華化學擬募集資金3.01億元,其中1.2億元用于償還銀行貸款、71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信息系統建設、研發中心項目和營銷網絡建設分別使用募資2000萬元、4325萬元、4635萬元。
還貸及補流金額合計1.91億元,占募資總額的63.54%,換句話說長華化學擬募集資金總額超過60%以上將被用來還債以及緩解營運資金壓力。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長華化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9.04%、55.64%和47.33%。資產負債率雖逐年下降,但和上市同行業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相比仍分別高出14.03、9.59和4.10個百分點。
長華化學給出的解釋是報告期內,公司處于業務擴張及項目擴建期,資金需求較大,較多運用了銀行借款進行融資,導致資產負債率較高。
而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主要是銀行借款余額較高。報告期,長華化學銀行借款占負債總額比重分別為72.4%、64.34%和54.53%。同期,公司利息支出金額分別為1497.7萬元、1142.01萬元和984.06萬元。
研發費用率僅0.22%遠低同行
業績方面,報告期內,長華化學的營收分別為15.14億元、18.78億元和30.28億元,兩年增長1倍;凈利潤分別為4493.44萬元、7321.70萬元和8774.22萬元,兩年增長95%。
不過,長華化學毛利率卻逐年下滑,分別為9.08%、8.75%和6.12%,2020年、2021年毛利率同比分別下降0.33個百分點、2.63個百分點。
長華化學稱,公司所處精細化工行業,毛利率變化受主要原材料環氧丙烷、環氧乙烷、苯乙烯、丙烯腈的價格走勢以及產品售價變化的共同影響。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原材料價格波動幅度較大,導致毛利率產生波動。
而事實上,最近三年同行業上市企業平均毛利率分別為15.41%、15.65%和16.36%,比長華化學分別高出6.33、6.9和10.24個百分點。
由以上數據可看出,長華化學與同行業上市企業平均毛利率差距在拉大,2021年,同行業上市企業平均毛利率是長華化學的2.67倍。
另一方面,長華化學的研發費用占比卻大幅低于同行業上市企業平均水平。
招股書顯示,長華化學報告期研發費用占收入比率分別為0.27%、0.26%和0.22%,逐年下降;而同行業上市企業同期研發費用占收入比率分別為1.80%、2.20%和2.31%,呈增長趨勢。同行業上市企業最近三年平均研發費用占比分別是長華化學同期的6.67倍、8.46倍和10.5倍,差距越來越大。(記者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