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長華集團對于公司的盈利前景似乎有些矛盾。
10月19日晚間,長華集團(605018.SH)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王長土提議公司回購股份,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人民幣6000萬元,不超過人民幣1.2億元。
王長土表示,這是基于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及價值的認可。
值得注意的是,長華集團IPO募投項目已于2021年12月投產,2022年進入產能爬坡階段,該項目將陸續為本田提供汽車零部件。
然而,2022年上半年,長華集團實現營業收入7.64億元,同比增長7.86%;凈利潤3030.64萬元,同比下降65.72%,本田帶來的盈利增長并未顯現。
而且,長江商報記者發現,長華集團發布的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中,并未將凈利潤列入激勵計劃,顯得不太自信。
凈利持續4年下滑
長華集團主要從事汽車金屬零部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經歷30余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以汽車專用高強度緊固件、沖焊集成件為核心的兩大產品體系。
10月19日晚間,長華集團公告稱,公司于10月19日收到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王長土《關于提議回購公司股份的函》。
提議函顯示,王長土提議長華集團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人民幣6000萬元,不超過人民幣1.2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董事會通過回購決議前3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150%。
對于提出回購提議,王長土表示,是基于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及價值的認可,同時,為了增強公眾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推動公司股票價值的合理回歸,切實保護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
二級市場上,長華集團股價從2022年4月中下旬到達高點每股20.51元后,開始震蕩下滑至10月19日的10.86元,5個月下滑了約47%。
王長土表示,將積極推動公司盡快召開董事會審議回購股份事項,并承諾對公司回購股份議案投贊成票。
10月20日9點30分,長華集團開盤漲停,報11.95元/股。
然而,長華集團的業績表現,似乎與王長土對公司“穩定發展”的認識并不相符。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從2017年開始,長華集團營業收入一直在15億元上下徘徊,凈利潤已持續4年下滑。
具體看來,2017年至2021年,長華集團營收分別為15.01億元、15.18億元、14.31億元、14.54億元和14.9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26%、1.15%、-5.77%、1.64%和2.89%;凈利潤分別為2.19億元、2.09億元、2.06億元、2.01億元和1.5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28%、-4.88%、
-1.50%、-2.33%和-22.34%。
上半年僅完成激勵目標42%
進入2022年,長華集團業績更讓投資者憂慮。
長華集團介紹,公司IPO募投項目已于2021年12月投產,2022年進入產能爬坡階段,該項目自2021年開始至2023年將陸續為本田的燃油車、混合動力及新能源總計八款新車型提供輕量化的鑄鋁沖焊集成副車架及其他汽車零部件,隨著本田新車型的放量,公司產能將快速釋放,開辟了新的利潤增長點,為公司長遠發展打下扎實基礎。
但依靠本田的這一新的利潤增長點,卻未挽救長華集團下滑的盈利能力。
2022年上半年,長華集團實現營業收入7.64億元,同比增長7.86%;凈利潤3030.64萬元,同比下降65.72%。
不過,對于未來的業績,長華集團卻信心異常。
2022年7月底,長華集團發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顯示,本激勵計劃擬向激勵對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數量為352.80萬股,約占本激勵計劃草案公告時公司股本總額46848.64萬股的0.75%。
草案顯示,本激勵計劃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為8.13元/股,為公告前1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前1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總額/前1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總量)每股16.25元的50%。
因此,長華集團達到股票激勵計劃的目的,股價下降的余地越來越小。
草案顯示,長華集團三個解除限售期為2022年至2024年,其中2022年營業收入目標值為18億元、觸發值為16億元;2023年營業收入目標值為25億元、觸發值為23億元;2024年營業收入目標值為30億元、觸發值為27億元。
由此來看,長華集團上半年僅完成股票激勵計劃目標的42%。
有意思的是,長華集團并未以凈利潤為考核目標,或許公司早已料到凈利潤將大幅下滑。
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
長華集團營業收入大幅增長的信心來自哪里?
2022年半年報中,長華集團介紹,公司非公開三個募投項目“年產20億件汽車高強度緊固件生產線建設項目(一期)”、“汽車沖焊件(廣清產業園)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一期)”和“輕量化汽車鋁部件智能化生產基地項目”正有序快速推進,目前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預計2022年12月底完成安裝調試。
長華集團表示,通過購置國際國內先進生產設備及檢測設備,加大智能化、自動化生產覆蓋率,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及生產效率,建設投產后將為公司規模化發展注入新動能,整體盈利能力將上一個新臺階。
不僅如此,長華集團主要客戶包含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長安福特、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廣汽豐田、一汽豐田、東風日產、廣汽三菱、長安馬自達、神龍汽車、吉利汽車、長城汽車、上汽集團、奇瑞汽車、江鈴汽車、一汽轎車等整車主機廠。
然而,2022年1—6月,長華集團前五名客戶銷售額占銷售總額62.01%,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
長華集團表示,若公司主要客戶的經營情況出現重大不利變化或公司出現客戶流失的情形,則公司將面臨一定的因客戶集中度較高而導致的經營風險。
需要提及的是,長華集團始終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工作,并在長期的研發實踐中建立了一支穩定專業且高效務實的研發團隊,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6月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分別為4.94%、5.45%、5.82%。(記者李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