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熱點新聞 >

涉案20多億網絡違法剛剛被查處 看看都有哪些“神操作”

5元一單雇"刷手",刷出9億淘寶交易額,都是神馬操作?涉案20多億網絡違法剛剛被查處

5元/單雇“刷手”刷出9億淘寶交易額,罰!賣護膚品、賣紙巾,改頭換面涉傳銷,罰!此外,還有知名外賣平臺代理商惡意修改商戶配送范圍逼退對手,不正當競爭;醫院官網“張冠李戴”病友評價,誤導患者;“碰瓷”國際知名品牌銷售產品侵犯商標權;“搶單”公司機密,賺取利潤獨自獲取;涉黃廣告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等十起網絡違法案件被查被罰。

12月17日,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公布2018浙江“紅盾網劍”專項執法行動從7月份至今,立案查處各類網絡違法案件5191件,辦結4080件,其中大要案1328件,涉案金額20多億元,罰沒款達8000多萬元,移送公安機關55起,關閉違法網站(網店)134個。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對外公布了專項執法行動中查處的十起典型案例,具體包括:

1、5元/單雇“刷手”刷出9億淘寶交易額,罰!

十起典型案例中,兩起涉及罰單炒信。

一起發生在杭州余杭。執法行動調查,杭州美名科技旗下網站“美麗啪”組織天貓、京東等第三方交易平臺的商家,于2017年10月以商品免費試用平臺名義上線運營,對外宣傳通過免費試用可以幫助電商提高店鋪信譽,以此吸引商家和用戶使用該平臺。

在商品試用過程中,當事人通過設置試用條件、流程等方式,引導用戶前往商家店鋪購買試用商品,下單后商家發貨給用戶為另一商品(多數為低價值的贈品),即“拍A發B”的交易模式,交易完成后,商家通過“美麗啪”平臺將購買試用商品的貨款返還給用戶。

截止2018年7月10日被查獲,共有3495家電商通過“美麗啪”平臺進行商品試用42107次,其中虛假交易式的商品試用17453次,在第三方交易平臺產生虛假交易記錄63萬余條。當事人通過“美麗啪”平臺共收取商家會員費、服務費等費用1796.6萬元,獲利803.7萬元。

另一起刷單炒信發生在浙江省長興縣雉城街道陸匯嘉園小區疊翠苑4幢1單元203室內,現場郭某某、劉某等七人正在從事淘寶電商平臺刷單炒信服務,執法部門當場查獲用于刷單炒信的筆記本電腦、手機及電腦中存儲的刷單文件、“QQ聊天記錄”等大量電子數據材料。

經查,當事人嚴某某自2012年開始,利用親戚、朋友的淘寶賬號在其經營的淘寶店鋪內虛購商品,從而增加店鋪的銷售量,提升店鋪的信譽度及商品的搜索排名,進而使其店鋪獲得競爭優勢,增加消費者在選購同類商品時的交易機會。從2015年起當事人開始組織線下“刷手”幫助熟識的淘寶電商平臺商家(經營者)“刷單炒信”,后因平臺整治暫停業務。

2018年1月以來,因“刷單炒信”業務需求劇增,當事人雇傭郭某某、劉某等七人,負責與商家對接“刷單炒信”業務、聯系線下“刷手”并發布任務,以15元/單的價格幫助商家完成“刷單炒信”任務,并支付“刷手”報酬5元/單。

自2018年1月至案發時止,當事人雇傭線下“刷手”“刷單炒信”共計2086378單,在淘寶電商平臺“刷單炒信”虛構交易的商品銷售額共計9.089676222億元。

事人開發運營“美麗啪”平臺,同時指導、協助、審核商家的虛假交易式的商品試用活動,幫助商家以較低成本提高店內商品的交易量,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二款的規定,屬于組織虛假交易的行為,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余杭局依法責令當事人停止上述違法行為,并處罰款150萬元。長興縣嚴某等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二款的規定,屬組織網絡虛假交易進行虛假商業宣傳的行為。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之規定,長興縣局依法對當事人處以罰款200萬元。

2、賣護膚品、賣紙巾,改頭換面涉傳銷

杭州余杭查處杭州強港實業有限公司從事網絡傳銷行為案顯示,該公司通過化妝品及日用品電商“夢芝堂”,從2016年6月起,以消費者購買公司產品后注冊成為公司的消費商或加盟商的方式(即公司的會員)來推廣銷售產品,會員推廣制度和獎勵制度中當事人以團隊業績提成、小組業績提成、銷售業績提成、管理業績提成等獎勵制度來不斷發展會員,同時將推薦人與被推薦人之間在系統后臺形成上下線關系,以下線人員的銷售業績計算和給付上線人員報酬,拉人頭、牟取非法利益。

經查,從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3月12日,當事人發展消費商共計59211個賬戶;加盟商共計1371家;產品銷售收入共計:881.17萬元(不包含銷售給加盟商的銷售額),貨款支出639萬元(不包含加盟商的貨款成本),稅費支付49.83萬元,提現至銀行賬號內的手續費13萬元,違法所得179.2萬元。

企查查工商信息顯示,這家港強實業成立于2006年,注冊資本500萬,有兩名自然人股東;目前該公司官網還能打開,諷刺的是,官網對公司介紹里,赫然掛著“中國民族品牌影響力論壇”入圍全球推廣工程、“2017年最具價值投資民族品牌”,而頒獎的機構不少來自官方媒體。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券商中國記者曾報道(《涉案1046億、波及600萬人!這起驚天傳銷大案宣判》),傳銷案件無論涉案金額大小,運作模式本質上有諸多相似:高額收益引誘、拉人頭建資金盤;虛假作秀、砸錢營銷,經營個人或者組織形象等等。

另一起被杭州市江干區查處的杭州某家網絡科技公司,則是從2017年6月開始通過“紙噠康生態貿”微信公眾號商城銷售“紙噠康”紙巾,以“交入門費”、“拉人頭”和“團隊計酬”的行為開展網絡傳銷——

采用購買者成為其合伙人,再由合伙人推薦其他人成為合伙人并實施獎勵的銷售模式。當事人要求消費者必須支付一定金額,獲得相應數量的紙巾,方可成為其合伙人,同時獲得推薦他人成為合伙人的資格。

合伙人A推薦他人成為合伙人B,A可獲得B投資額15%-22%不等的獎勵,B再推薦他人成為合伙人C,A可獲得C投資額5%-8%不等的獎勵。30名以上合伙人可組建團隊并獲得團隊總銷售額2%-3%的團隊紅利,團隊當月消費金額達到5萬元,可獲得1%-5%的領導獎。截止案發,該公司發展合伙人共298個,涉及違法所得77萬余元。

經查,當事人杭州強港實業沒收違法所得179萬元,罰款150萬元的行政處罰,罰沒款共計329萬元。而紙噠康背后公司合計罰沒人民幣127.4萬元。

此外,還有多起涉及利用技術手段不正當競爭、雇傭水平刷評論商業詆毀、汽車零部件銷售侵犯商標權益、侵犯商業秘密、發布違背社會良好風尚廣告等多起典型案例:

知名外賣平臺代理商惡意修改商戶配送范圍逼退對手,不正當競爭

全國知名外賣平臺在浙江海鹽的代理商--嘉興市洞洞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友昂投資有限公司為維持其市場占有率,分別通過“蜜蜂銷售助手”及“軒轅”軟件,采用縮小相關商家在其平臺的配送范圍或將配送范圍設置到錢塘江出海口無人區內等不當技術手段,強迫其平臺商家關閉或停止在“閃電小哥”平臺經營后才予以恢復,給部分商家和“閃電小哥”平臺運營商帶來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

經查,兩家公司被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并處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醫院官網“張冠李戴”病友評價,誤導患者

浙江麗水蓮城醫院于2013年設立個體工商戶,2017年8月28日變更負責人為陳進鋒,同年9月18日個轉企成立麗水蓮城醫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陳進鋒。

2016年5月31日,麗水蓮城醫院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設立多個網站,并委托他人制作包括醫院簡介、品牌經歷、公益活動、病友評價等模塊及內容的信息對外公開發布,其中一條為麗水病友的評價:“醫生很有耐心,跟人民醫院比簡直一個天一個地。人民醫院的醫生基本上2分鐘看一個病人”(屬網站自行設定內容,實際未開放評價錄入通道,患者無法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評價),顯示點贊數為221。

但是,麗水蓮城醫院并個轉企設立公司以來,陳進鋒及其億元持續沿用上述網站及其相關內容,未作任何修改,繼續對外公開發布。執法部門認為,“當事人麗水蓮城醫院有限公司作為醫療服務行業經營者,應當通過自身努力,建立和維護商業信譽,以取得消費者信任。其在沒有事實根據的情況下,假借患者名義對本市同業經營者進行評論,損害了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向消費者提供了錯誤信息,干擾了消費者的正常交易選擇。”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處罰款人民幣10萬元。

“碰瓷”國際知名品牌銷售侵犯商標權

經查,2018年5月,浙江溫州鹿城區廣木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在阿里巴巴開設網店,利用網絡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汽車零部件,在網店商品展示過程中,當事人故意將相關商標虛化,規避平臺網站的自動搜索功能,從而達到銷售侵權商品的目的。

2018年8月15日,鹿城區局對當事人公司及倉庫進行檢查,查實該公司網絡銷售各類侵權汽車配件經營額達7萬余元,現場查獲庫存侵權商品2萬余件、商標標識19萬多枚,涉案貨值25萬余元,產品涉及奧迪、大眾、本田、豐田、雷克薩斯等眾多知名汽車品牌。經查,當事人的涉案金額已達到追訴標準,鹿城區局于2018年8月15日將案件移送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公安分局,公安機關當日即立案偵查。

另一起典型案例也是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期間,浙江溫嶺當事人童某峰通過“小紅專業代購”、“小高專業代購”、“TongTong全球代購”淘寶店鋪銷售假冒標注“FOREO”商標的LUNA潔面器材及“REFA”商標的潔面器材,銷售金額達9.7萬余元。

執法部門現場查獲假冒標注“ ”商標的潔面器246只、標注“ ”商標的潔面器材7只,涉案貨值4.9萬余元。另,當事人童某峰為了促進其產品的銷售,在其開設的“小紅專業代購”、“小高專業代購”、“TongTong全球代購”淘寶店鋪通過伙同他人進行刷單的方式,提高其店鋪信譽及產品銷量,共計刷單金額22.77萬元。

執法部門責令其停止銷售上述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沒收、銷毀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并處罰款44.17萬元。

“搶單”公司機密,賺取利潤獨自獲取

2018年6月27日,浙江義烏朱某梅涉嫌侵犯浙江顏雪化妝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顏雪公司)商業秘密的行為被立案調查。

經查,顏雪公司是一家化妝品生產企業,當事人朱某梅為該公司的員工,主要負責銷售業務,掌握有該公司部分客戶信息等商業秘密。當事人的姐姐朱某麗自2017年10月12日起在義烏國際商貿城從事化妝品銷售生意。當事人為獲取利益,主動在微信上給其負責聯系的部分顏雪公司客戶和一名其他顏雪公司員工負責聯系的客戶介紹訂購朱某麗處銷售的化妝品,但并未向客戶透露其與朱某麗之間的關系。

上述顏雪公司的客戶生意,由當事人自己通過微信聯系接單、找貨源并發貨給客戶,賺取的利潤由其獨自獲取。

執法部門認為,本案中,客戶信息是具有商業價值的經營信息,且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是不為公眾所知悉的,屬于商業秘密。當事人與權利人簽訂的勞務合同、權利人的公司制度中均明確要求當事人保守公司的商業秘密。當事人獲取、使用顏雪公司客戶信息的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屬于侵犯商業秘密行為,被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并處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

涉黃廣告違背社會良好風尚

浙江寧波北侖查處發布違背社會良好風尚廣告案。經查明,2016年3月15日,寧波享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天貓注冊開設了“秘語旗艦店”,主要從事成人用品的銷售業務。為了吸引消費者,自2017年12月起,當事人的員工參考了別人的創意,對外發布了“……成人自慰器”子網頁,含有:“空虛寂寞冷,找小姐?價格高服務還差、一不小心被掃黃、傳染疾病有風險”等含有淫穢和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的宣傳用語及圖片的廣告。

當事人發布上述廣告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九條第(七)項、第(八)項的規定。北侖區市場監管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七條第(一)項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上述廣告并處罰款10萬元。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經檢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浙江省市場監管部門進一步建立健全政企協作聯合打假維權機制,采用“互聯網+市場監管”和“市場監管執法力量+平臺技術力量”的執法新模式,建立打擊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違法行為協作處理、案件協查、數據信息共享等機制;與此同時,市場監管部門還開發全國首創的“互聯執法辦案平臺”,解決了網絡違法行為立案難、取證難、處罰難等痛點,違法行為和處理對象涉及廣東、福建、云南、遼寧等全國25個省份,其中立案884件;今后還將持續以社會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和民生問題,以消費者投訴集中的行業、商品為執法重點,深入地打擊網絡侵權、“傍名牌”、“炒信”、虛假宣傳、網絡傳銷等各種不正當競爭行為。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跨村聯建產業園 推動文旅融合規范化促...
各路豪杰搶灘氣泡水市場 各品牌誰能笑...
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 汽車零部件企業能...
我國共有4.6萬家保險經紀相關企業 保險...
核桃編程頻繁電話 短信騷擾用戶被多次...
小電科技2020年凈利虧損1.1億元 分銷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