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凌云(華中師范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民期待更公平、更高質量的高等教育,青年學生期待更有個性、更加多元、更加契合時代的高等教育。特別是正在進行的新高考改革,將引發整個教育體系的深刻變革,所有這些對我們的育人體系、育人環境、育人過程、育人資源、育人方法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高校培養人也要因時而變、順勢而為,切實創新適應時代要求的培養體系、教育內容、教學方法,不斷優化育人過程,強化育人效果和質量,提升育人能力。在這一過程中,高校要密切結合學校實際,對標新要求,主動查找不足,用“六個到位”積極動員和協調全校力量支持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設。
第一,認真學習和領會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推進思想認識到位。
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貴在落到實處,包括在落實九個堅持上認識到位,特別是加強黨的領導;在聚焦教育“兩個根本”上認識到位,堅決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在堅持以本為本、四個回歸、以教學為中心上認識到位。以教學為中心的實質就是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季羨林先生說過:我做學問是為了更好地教書育人。這句話應該成為高校學者處理教學科研關系的理念,高校學者做科研不僅僅是為學科發展作貢獻,更是為了提升教書育人水平,教學才是大學學者的第一位主業。
第二,落實“三個合格”“八個首先”要求,確保教學投入到位。
合格的高校首先要做好本科教育,教育部強調不重視本科教育的校長不是合格的校長,我的理解是這個校長不是指某個人,而是個集合的概念,是指整個學校的黨政領導班子,包括機關還有學院黨政領導班子,我們加起來才是校長的綜合執行力。辦好本科教育,學校要在財力、物力、人力、制度、精力等方面投入到位,黨委行政要投入更多精力研究學生、了解學生、走進學生、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研究教學、推動教學。廣大教職員工必須以各種方式真實投入到本科教育各個環節中,教授、副教授必須擔當課程主講老師。
課堂教學改革創新,關鍵是要引導激勵教師用責、用心、用情投入,同樣是45分鐘,不同的投入、不同的教學方法、不同的師生互動模式帶來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如翻轉課堂既彰顯了信息化與教學深度融合的優勢,又可以實現學習方法的革命,能充分體現自主性學習、批判性思維、合作性互動、師生平等交流,在這樣的模式下,教與學的關系、師與生的關系、學與習的關系在翻轉課堂中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我們要利用智慧教室及云教育服務平臺大力推廣這種教學方式。再如課程思政也有大文章可做,很多課程里面都蘊藏著大量的馬克思主義精髓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我們要積極引導每一門課程任課教師都要花點時間聯系課程內容及其教學過程向學生講清學科價值、精神追求和方法論,傳導正確的價值信念、世界觀和人生觀。把思想教育融入課程教學,不僅能提升課程效果,還可以為課程注入精神力量和思想靈魂,提高課程的思想品位,升華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認識及效果,學習境界與積極性就會與前大不一樣。課程思政并不玄奧,關鍵在于學校要加強引導、教師要多方投入,要好好探索課程思政的規律和方法,讓課程思政變成每一位教師和每一堂課自覺的育人追求。
第三,強化過程管理,推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到位。
高水平本科教育重在建設,貴在明確目標,關鍵在于過程要有具體落實措施予以保障。振興本科教育是一項長遠的綜合工程和協同工程,每一所大學辦學情況都不一樣,只有弄清自己的位置和問題所在,才能確定目標路徑和工作抓手。在這方面,高校可著重突出六個方面的建設,包括學科專業與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德智體美勞五育一體的服務學生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統籌體系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及教師育人機制改革建設,信息化條件下協同育人及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建設,高水平教師教育實驗區和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綜合全面提升學科、專業、課程、教材、五育等育人基本條件和培育環境建設。這樣做既能體現工作的系統性,又能使工作在階段時間內具有明確的方向性和針對性,還能凸顯其協同聯動性,便于抓出效果。
第四,深化改革,推進體制機制建設到位。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良好的體制機制是基本保證。高校要把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作為把方向、管大局的重要切入點,認真謀劃和推動校內機構改革,在減少機構的基礎上理順職能,在理順職能的基礎上整合事權,注重優化職能、人事配置和機構運行,從而為我們的育人質量提升奠定體制基礎。同時,我們還要根據高水平大學建設的要求推進高層次人才、高端人才引育體制機制改革;逐步理順校院兩級關系,通過放管服改革激活學院的育人積極性和活力;通過考核體系、考評體系的改革引導廣大教師的精力向本科教育匯聚。
第五,嚴肅教風學風,推進制度執行到位。
堅持從嚴治校,依法依規加強教學管理,嚴格規范本科教學秩序是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要保障。嚴謹的教風學風本身就是一種育人環境,按照《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培養能力的意見》(教高[2018]2號)精神,我們一方面要對過去的教學管理制度執行情況進行認真梳理,另一方面也要以新的站位和新的要求陸續完善、修改、推出、落實新的制度規范,特別是要嚴肅教風、學風和考風。同時,按照教育部要求堅決清除過去不合理的制度,包括“水課”、清考、不合理的教師評估、評價等。做老師要執著于教書育人,有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我們要注重用這個要求來引導我們的教師對教育要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激勵和推進全體教授參與本科教學,關愛學生的全面成長,弘揚良好的師德師風。
第六,多方加大投入,推進基礎保障到位。
基礎保障是本科人才培養得以實施的前提條件,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必須確保相應的經費投入、辦學空間、教學資源、實驗實踐環境等協調配套。根據新的人才培養要求,高校要對學校本科人才培養基礎保障進行全面調研和分析,校黨委行政要從問題出發,從緊要處抓起,想方設法、竭盡全力將現有的資源真正優先配置到本科教育領域,同時將增量資源盡可能合理地配置到本科、研究生、科研等相關領域。此外,通過各種辦法開拓資源,如通過向地方黨委政府提供服務換一點支持,到銀行適當貸一點,通過校友校董引一點,社會捐贈籌一點,盤活自身內部資源存量增一點,通過深化改革把基本建設推進得快一點,用這“六個一點”,逐步把推進人才培養體系的硬件設施和基礎條件的短板補齊做優。
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既要提高認識、更新觀念,更要創新思路,出真招、使實勁。推進“六個到位”是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基本路徑,我們要真抓實干,通過以本為本、“四個回歸”的落實推動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再造,圍繞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和整體提升大學的育人能力拼搏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