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一個叫做“自然沖擊療法”的民間療法受到關注,簡單來說就是——挨揍。黑龍江哈爾濱一女士因聽信“挨打可以養生”,一年半里被打了256次。打眼睛、打頭部、打全身各處,打著打著到后來右眼失明了。養生館的工作人員說:沒關系,接著打就能康復……打著打著左眼也失明了,這個時候她才去醫院,最后造成九級傷殘。
總有部分人群向來堅信“偏方治大病”,于是迷信和玄學聯手,不僅魔幻不可思議,還謀財害命。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類似“挨打養生”這樣神奇的保健療法數不數勝,形形色色的“保健神招”叫人嘆為觀止——“火療養生”、“雞血療法”或許已經見怪不怪,而“尿療”治百病、“罌粟能止咳”這種極限操作,也不是沒有出現過。在偏方的藍海里,類似《非常難得的一張秘方表,果斷收藏!》等爆文,足以佐證某種普遍性的癲狂。
其實,不怪中醫“躺槍”,只怪每一輪保健養生的騙術上,“南郭先生們”最喜歡戴著中醫藥的面具粉墨登場。眼下,丁香醫生和權健之爭,早已不是兩個法人之間的私事,而成為蘊蓄已久的保健邪風和科普法治之間的生死較量。風口浪尖的真相,遲早會裸泳著出來,數千億元的國內保健品市場,遲早也會告別野蠻生長。但當下迫切需要反思的,大概是兩個問題:一則,“挨打養生”這種餿主意,何以粉絲云集?第二,靠“挨打養生”發財的老板,該不該罰個傾家蕩產?
是時候揭開所謂的“偏方”無恥無稽無聊的蓋頭了。往前看,其實老祖宗也是偏方的受害者。比如,《本草拾遺》中說,馬嵬坡盛產一種貴妃粉,因為楊貴妃香魂留存在此,所以這里的土壤有美膚功效。楊貴妃是否命喪馬嵬坡都難說,掘地三尺的泥土還能美顏,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偏方”的神奇邏輯。其流毒甚廣,肇因大概有三:一是部分古籍中的內容以訛傳訛,類似這種貴妃粉,今人全盤接受,迷信過頭;二是保健養生是剛需,常識供給捉襟見肘,只能從民間故事或江湖術士那里批發或零售;三是少數騙子發現了這個紅利,于是,便借助各種現代派大師和大神們,借著現代科技打馬虎眼,偏方理論更是被包裝得金光閃閃。消費者病急亂投醫自然是寧信其有,“挨打養生”也就市場遼闊了。
眼下而言,提高民眾健康素養固然是個治本之策,但最速效的,還是整肅保健養生市場,把“挨打養生”類保健圈套驅逐出去,責以刑罰、嚴肅罰單,惟其如此,救命錢才不至于成為唐僧肉,保健品才不至于成為迷魂湯。(鄧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