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熱點新聞 >

恩施州多措并舉優化營商環境 為優化營商環境探索更高效的方法

以前要花兩三個月準備資料,現在只要填一張表,不到兩個小時證就拿到手了!”咸豐縣高樂山鎮太溝米粉店小作坊主楊學斌激動地說。

7月28日,人民日報、新華社、經濟日報、湖北日報、湖北廣播電視臺、長江商報等30余家媒體前往恩施州利川市、咸豐縣鄉村采訪,恩施州作為“2020年湖北省優化營商環境標桿城市”,展現了其獨特的風采。

事實上,楊學斌的體驗,只是恩施州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的冰山一角。就在7月27日,湖北“營商環境看實招”首場新聞發布會在恩施州舉行。恩施州委副書記、州長夏錫璠透露,恩施州對標上海、深圳等全國營商環境標桿城市找差距,深入一線解難題,落實整改措施6800多條,辦結營商環境實事4320余件。聚焦企業辦證難、準營難、融資難等問題,逐一攻堅、各個擊破。

與此同時,會議還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州新登記市場主體2.44萬戶,其中新登記企業類市場主體7048戶,同比增長48%。

四招引領攻堅破題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和高質量發展的制度保障。作為省內優化營商環境的“排頭兵”,7月27日,在“營商環境看實招”新聞發布會恩施專場中,夏錫璠透露,恩施能取得現在的成績,主要是由于其抓住四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堅持解放思想。針對“不敢改”的問題,建立了盡職免責、容錯糾錯機制,為改革創新者吃下“定心丸”;針對“不愿改”的問題,打出考核評價、表揚激勵、組織關懷、反面警示的“組合拳”,促使廣大干部勇立潮頭、敢為人先;針對“不會改”的問題,選聘第三方專業團隊,分縣市逐個分析短板弱項,選準改革“切入口”,找對破題“新路徑”。去年,恩施州出臺的40項措施中,有13項體現了恩施創新;今年,全省37個先行試點改革事項中,恩施州認領18個,全州大膽改革、敢于創新的濃厚氛圍日漸形成。

其次,堅持問題導向。恩施州對標上海、深圳等全國營商環境標桿城市找差距,深入一線解難題,落實整改措施6800多條,辦結營商環境實事4320余件。聚焦企業辦證難、準營難、融資難等問題,逐一攻堅、各個擊破。

再次,堅持試點示范。恩施州鼓勵各縣市先行先試,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成熟一個,在全州推開一個。去年以來,恩施州有5項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舉措在全省推廣。

最后,堅持大環境觀。在抓好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開放環境等軟環境建設的同時,同步推進道路交通、產業園區、城鎮設施等硬環境建設。

恩施州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有力激發了市場活力、促進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今年上半年,全州新登記市場主體2.44萬戶,其中新登記企業類市場主體7048戶,同比增長48%;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5.3%;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0.2%;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9.4%。

而對于營商環境優化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夏錫璠表示,營商環境建設永遠在路上。未來,恩施州主要將從“清減降放”、“協作共享”、“綜合環境”三個方面下功夫,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

多項創新措施助力營商紓困

優異的改革成績,也讓人民群眾的笑容更加靚麗。7月28日,隨著記者實地走訪恩施州利川市、咸豐縣多家企業,恩施州營商環境優化的具體成因也一步步浮現。

金融服務水怎么樣,是評價一個地區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2020年7月起,利川啟動“整村授信”工作,按照“政府主導,銀行推動,多方參與,服務社會”的整體思路,促進信息、信用和信貸聯動。

坐落在利川市的南坪鄉共有21個行政村,全村共有農戶14111戶,各村推薦有產業發展能力、意愿和基礎的整村授信“白名單”農戶11149戶。

29歲的陳宜達便是“整村授信”的受益者之一,他在2015年大學畢業后返鄉創業成立了宜達家庭農場有限公司,2020年4月,他通過“整村授信”政策,無需抵押,獲得290萬授信額度,5年內隨借隨還。

截至目前,利川市全面推廣“整村授信”,已覆蓋14個鄉鎮585個村(社區),完成對農戶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授信25783戶23.57億元。2020年以來,全市“整村授信”累計用信15898戶次,累計用信金額12.2億元。

而咸豐縣的“一業一證”改革同樣取得了實質成果。作為全省5個“一業一證”改革試點縣(市)之一,咸豐縣已將“一業一證”改革拓展至餐飲、便利店、診所等24個行業。截至目前,全縣下發《行業綜合許可證》125張。

咸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審批股負責人卓海燕介紹,“一業一證”改革后,審批環節由5個減少為3個,申請材料由8項減少為1項,審批時限由5天壓減為1天,跑動次數由至少4次減為1次,市場主體實現了零費用申報、低成本準入。

除了辦證更加方便,目前,該縣還對全縣食品加工行業實現了視頻監控全覆蓋。“大家吃的放心,我們的銷量也就上去了。”咸豐縣高樂山鎮太溝米粉店小作坊主楊學斌表示。顯然,改革的成效也在商戶的收益中得到了直接體現。楊學斌介紹,今年,他的作坊產量增加大約一半,達到四五十萬斤,而2020年僅有二十多萬斤。

事實上,除了利川市、咸豐縣兩地,恩施州多個地區在營商環境優化上均有創新。如鶴峰縣率先探索“涉企保證金最優縣市”改革,僅保留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工程質量保證金2項。建始縣探索中小微企業“126”金融綜合服務。東縣首創的“四案四分”模式打擊拒執犯罪改革舉措……正如夏錫璠所說,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恩施仍走在持續創新的道路上,努力為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探索更高效的方法。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跨村聯建產業園 推動文旅融合規范化促...
各路豪杰搶灘氣泡水市場 各品牌誰能笑...
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 汽車零部件企業能...
我國共有4.6萬家保險經紀相關企業 保險...
核桃編程頻繁電話 短信騷擾用戶被多次...
小電科技2020年凈利虧損1.1億元 分銷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