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安普惠推出專項小微企業金融扶助計劃,在全國分區域針對批發、制造、建筑、運輸等行業實行“4+1”行業定向扶持。此項專項小微扶助計劃已經從8月開始實施,預計每月幫扶超過2萬名小微企業主。
量體裁衣更“合身”精準扶持小微“務實”
當前我國大多數行業克服疫情、汛情影響快速恢復和發展,但批發零售、交通運輸等行業生產經營有待恢復。對此,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求,要加強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定向金融服務,繼續做好對制造業升級發展的融資支持。
經過深入市場調研并結合政策導向,平安普惠選擇批發、制造、建筑、交通運輸業為四大重點扶持行業。同時,平安普惠根據全國小微經濟發展差異化特點,將全國分為三大區域,分別增加零售、信息服務、居民服務作為區域重點扶持行業,形成“4+1”行業差異化定向扶助計劃。
扶助計劃通過三大措施幫扶小微企業:一是多維數據挖掘提高小微企業主畫像的精準度;為重點行業小微企業主借款提額降費;二是減免3個月后還款費用,方便小微靈活周轉;三是優化重點行業的線上業務流程,使小微更快、更便捷地獲得融資服務。
打造行業專家團隊服務小微“走心”
向“4+1”行業提供定向金融服務支持,是平安普惠探索為小微企業提供定制化特色金融服務的一次新嘗試,也是線下咨詢服務升級的重要一步。
O2O服務模式是平安普惠的一大特色,其在全國270多個城市有約5.7萬人線下服務團隊,為小微企業主提供綜合性咨詢服務。除了為小微提供量身定制的融資咨詢外,他們還在財務規劃、企業經營方面出謀劃策。
線下團隊能夠最直觀和深入了解小微企業的需求和狀況,并且能夠及時給小微企業做面對面服務支持。平安普惠通過此項小微扶助計劃推動專業咨詢團隊提升重點行業服務能力,深入重點行業小微聚集地,熟悉行業經營、融資需求特點,圍繞其全生命周期提供服務。
平安普惠通過扶助計劃強化O2O服務模式,使小微服務更下沉、更“走心”,引導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讓智能信貸充分賦能小微、服務小微的同時,加速金融資源匹配實體經濟需求的精準性和高效性,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平安普惠是陸金所控股旗下零售信貸服務平臺。今年一季度,平安普惠管理貸款余額增至人民幣5826億元,累計借款人數近1510萬人。在一季度,平安普惠促成的新增貸款中,小微企業借款占比達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