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熱點新聞 >

嚴打洋垃圾走私 國內固廢利用產業如何跟上

在8月18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介紹,經過四年的努力,從2017年-2020年,我國如期實現了在2020年底固體廢物進口清零的目標。與此同時,要疏堵并舉,不斷完善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體系。

業內專家認為,再生資源回收行業還要進一步提高產業集聚度、拓展延伸產業鏈,才能滿足“變廢為寶”的需求。

嚴打“洋垃圾”走私

黃潤秋介紹,年來,我國逐年收緊洋垃圾的進口量,實施了3次進口固體廢物目錄調整,將56種固體廢物分批禁止進口。修訂了11項進口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不斷抬高進口門檻,從嚴審查進口申請,嚴控進口量。

從2017年-2020年的四年間,我國固體廢物的進口量從4227萬噸降低到了879萬噸,直至2020年底清零,累計減少固體廢物進口量1億噸。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固體廢物控制與資源化教研所所長劉建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禁止洋垃圾入境是修訂后實施的《固廢法》的明確要求,是提升我國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地位的重大策略。2020年底如期完成清零目標,說明《固廢法》的規定得到了充分落實,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成果,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

不過,當前依然存在一些洋垃圾走私現象。劉建國對此表示,“跟以前一樣,還是鉆全過程監管存在薄弱環節的空子,以污染環境為代價攫取不法利潤,犧牲公共利益換取個人暴利。”

對于涉洋垃圾的違法犯罪行為,我國也嚴厲打擊。黃潤秋介紹,改革期間,生態環境部開展了打擊進口固體廢物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共檢查企業2300多家次,依法查處1100多家次;組織實施廢塑料等加工行業的清理整頓,整頓集散地194個,關停取締“散亂污”8800多家。此外還開展了“國門利劍”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海上洋垃圾走私活動,堅決清除洋垃圾滋生的土壤。

日,深圳海關所屬大鵬海關就退運了一批總重18.42噸的“洋垃圾”。大鵬海關在對某船公司申報進口的空箱進行查驗時發現,柜內是滿滿一整箱使用過的塑料袋,經鑒定,該批貨物為未經清污處理的塑料薄膜,屬于我國禁止進口的“洋垃圾”。同樣,沈陽海關期也透露,今年上半年共查獲3批99件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洋垃圾”。

回收產業聚集待提速

自今年1月1日起,我國已經全面禁止了固體廢物進口,我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而與此同時,我國固體廢物回收利用仍有不少自身的難題待解。

2020年,我國再生資源回收總量達到了3.7億噸,比改革前的2016年增加了1.1億噸,增長幅度是42%。“變廢為寶”也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新的動能。

“我國固體廢物回收加工及資源化利用能力與水雙雙得到提升。”劉建國說,“但再生資源回收行業還要進一步提高產業集聚度,拓展延伸產業鏈,提升再生產品質量,提高設施環保標準,主動適應環境高標準保護、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

黃潤秋表示,在堵住洋垃圾進口的同時,要不斷完善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體系,一堵一疏,培育國內固體廢物加工利用產業,加快推進城鄉垃圾分類,不斷提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

我國固體廢物加工利用企業在年來快速增加,據行業估算,2016年-2019年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累計達到69億噸;2019年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約18億噸,產值約1.2萬億元,相關企業數量已超過3萬家。

山西省日印發的《山西省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2021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推進工業固廢由“低效、低值、分散利用”向“高效、高值、規模利用”轉變,力爭全省大宗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量達1.1億噸以上。并提出要加大朔州、晉城、長治3個國家級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加大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冶煉渣綜合利用產業的集聚集群建設。

對于更好地培育相關產業,劉建國建議,嚴格執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循環經濟促進法等相關法律中關于促進固體廢物資源回收利用的相關規定,落實稅收優惠、綠色金融、綠色采購等政策;同時,完善固體廢物資源回收利用標準體系,打通資源化產品利用渠道。

“基于‘產生者負責、污染者付費’原則,還要推動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差異化收費制度等落地實施,輔之以合理的政府補貼,使回收企業有充分的資金保障來提升技術與管理水,走出因陋就簡的低端業態發展模式。”劉建國說。(記者 陶鳳 呂銀玲)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跨村聯建產業園 推動文旅融合規范化促...
各路豪杰搶灘氣泡水市場 各品牌誰能笑...
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 汽車零部件企業能...
我國共有4.6萬家保險經紀相關企業 保險...
核桃編程頻繁電話 短信騷擾用戶被多次...
小電科技2020年凈利虧損1.1億元 分銷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