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熱點新聞 >

燃料電池研發加速 冬奧領銜加快氫能多場景應用

繼北京上個月陸續印發了《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和《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發展規劃》)后,9月14日,北京市經信局召開“十四五”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創新型產業集群之氫能產業媒體交流會,對北京市未來五年氫能發展方向和重點工作進行了進一步介紹,我國將加快氫燃料電池的研發,提供充足的氫能供給,以冬奧會籌辦和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為牽引,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并打造綠色智慧能源產業集群。

冬奧領銜加快氫能多場景應用

在大興氫能產業園區院內,一輛綠色的大巴車似乎與日常公路上所見的車輛并無兩樣。但其實,其內部構造和能卻完全不同,這是一輛為北京冬奧會提供的氫能大巴車。

福田歐輝燃料電池系統工程師王楓介紹,這輛車具備全氣候、全工況零排放、無污染的特點,車內有6瓶組166升的氫氣瓶組,充氣15分鐘左右能跑大約500公里,約有212輛車將服務于北京冬奧會。

“冬奧會環境溫度比較低,整車在耐受了低溫環境下的存儲和啟動才能夠保證正常運行,因此必須攻克-30℃以下的啟動以及-40℃的儲存,通過采用耐高寒的動力電池,給整車進行能量供給。”王楓說。

冬奧會籌辦是氫能產業應用的重要場景之一。北京市經信局材料處副處長冷少林介紹,在《實施方案》中,提出以冬奧會籌辦和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為牽引,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建設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貨運示范專線。圍繞“區域綜合示范”“分布式能源示范”和“氫能工業車輛示范”,開展綠色氫能全場景示范應用,加快氫能在交通、發電、供能、工業等多領域全場景示范推廣應用,帶動全產業鏈技術進步與產業規模化、商業化發展。

“京津冀三地已具備氫能全產業鏈發展的基礎條件,產業跨區域、集群化的協同發展勢在必行。”冷少林說,具體分工上,北京聚焦氫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終端應用,打造氫能科技創新引領區;天津發揮行業標準制定和檢驗檢測服務能力,打造氫能示范服務先行區;河北立足氫源供給優勢,打造氫能產業供給核心區。統籌推進京津冀區域氫能供應、整車制造和應用示范,實現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布局。

未來氫能場景應用將更加多元。北京市經信局汽車處處長侯穎介紹,基于“宜電則電,宜氫則氫”的原則,北京充分發揮燃料電池汽車在高緯、高寒環境運行的能優勢,在中遠途、中重型等重點運輸領域,建設涵蓋冬奧賽時客運服務、港區作業、大宗物資運輸等在內的十大應用場景體系,重點聚焦跨區域城際貨運專線和城市冷鏈物流場景,推廣車輛示范應用規模不少于5300輛,以點帶面引領示范城市群建設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

氫從哪來燃料電池、加氫站打基礎

氫燃料汽車市場化推廣離不開燃料電池的研發應用和加氫站的建設。今年8月,包括北京市大興區等7個區在內的城市、地區獲批為國家首批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將圍繞“車用在哪、氫從哪來、技術如何突破、產業如何持續發展”四大關鍵問題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

在氫燃料電池研發應用上,侯穎介紹,北京聚合北汽福田、億華通、國電投等優質企業資源,按照市場化模式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社會參與的創新體系,以實際應用場景為導向開展核心技術攻關,聚焦突破整車、電堆、膜電極、質子交換膜等關鍵產業環節,在示范期內率先實現自主化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商業化應用,實現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從基礎材料到關鍵部件100%國產化替代,產業鏈整體技術水達到國際領先。

今年3月29日,豐田汽車公司和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在中國成立了推進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事業的合資公司,即“華豐燃料電池有限公司”。該公司的一款產品,將基于豐田氫燃料電池車MIRAI的燃料電池系統,提升其輸出功率以適用于商用車,計劃將于年內投入中國市場。此外,2023年該公司將在北京市亦莊開發區正式投入生產摻料電池系統及電堆。

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事業企劃部項目總監橫井孝典介紹,第一款產品計劃下半年公布,功率是100千瓦的燃料電池系統,使用新一代MIRAI的燃料電池、電堆進行現地開發,在華豐燃料電池進行生產銷售。通過現地研發和生產,可以進一步推進燃料電池成本降低。

氫燃料汽車如何走入尋常百姓家?橫井孝典表示,“最重要的是加強基礎設施,中國在加氫設備上的數量還是遠遠不夠的,到目前為止全國大概有100多座加氫站,但加油站已經有10萬個以上了。如果想普及氫能乘用車,最大的困難就是加氫的基礎設施”。

為保障氫能供給,侯穎表示,北京遵循“就供應、自產自用”原則,采取“擇優組合、區域互補”策略,利用工業副產氫、可再生能源制氫等多元化方式,為示范城市群提供充足、穩定、綠色的氫源。結合實際應用場景和車站相隨原則,合理布局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形成相對完善、穩定、高效的運輸網絡。通過技術創新和規模化生產等多種措施,降低氫氣制儲運加環節的綜合成本。

全鏈條創新尋求產業集群式發展

事實上,氫能產業正是北京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中的重要部分。在《發展規劃》中,特別提到以氫能全鏈條創新為突破,推進新能源技術裝備產業化,打造綠色智慧能源產業集群。

具體到大興區,要做好哪些工作呢?大興區經信局副局長陳紅表示,大興區通過產業組團發展的模式,帶動產業協同創新,重點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培育壯大氫能和商業航天戰略新興產業,積極構建新國門高精尖產業體系。緊抓雙碳戰略目標,牽頭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打造引領全球的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

除了氫能產業,“十四五”時期,北京還將構建“2441”高精尖產業新體系,即做大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醫藥健康兩個國際引領支柱產業,做強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制造與裝備、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四個特色優勢的“北京智造”產業,做優區塊鏈與先進計算、科技服務、智慧城市、信息內容消費四個創新鏈接的“北京服務”產業,加快布局生物技術與生命科學、雙碳技術等一批未來產業。

經過前期的創新積累和產業孵育,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逐步進入創新自主化的攻堅期、產業集群化的發力期和數字智能化的迸發期。北京市經信局總經濟師彭雪海介紹,北京力爭到2025年形成4-5個萬億級和一批千億級集群規模,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產業技術體系完備、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處于國際國內領先地位的創新型產業集群。(記者 陶鳳 呂銀玲)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跨村聯建產業園 推動文旅融合規范化促...
各路豪杰搶灘氣泡水市場 各品牌誰能笑...
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 汽車零部件企業能...
我國共有4.6萬家保險經紀相關企業 保險...
核桃編程頻繁電話 短信騷擾用戶被多次...
小電科技2020年凈利虧損1.1億元 分銷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