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公司的上市浪潮中又加入一員。9月22日,記者獲悉,醫療AI科技公司——數坤(北京)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坤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在主板掛牌上市。然而,和其他AI公司一樣,雖然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數坤科技也沒能逃脫虧損的厄運。在業內人士看來,人工智能醫學影像解決方案的存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目前醫療行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但由于研發成本高昂,短時間內很難實現收支平衡。
上半年虧損超7500萬元
此次數坤科技港股IPO融資,將繼續用于數字醫生產品組合平臺的研發投入、注冊申報和臨床試驗,以及商業化推廣、戰略合作等規劃,并提速其他數字醫生產品組合和數字人體技術平臺的持續研發。摩根大通、美銀證券、中銀國際證券是其聯席保薦人。
據官網介紹,數坤科技成立于2017年6月,總部位于北京,是醫療AI科技公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曾自主研發了領先的醫學AI神經網絡,推出 “數字心”“數字腦”“數字胸”“數字腹”“數字肌骨”平臺,形成“數字人體”全場景影像 AI 解決方案,為心臟病、腦卒中、癌癥等人類首要危重疾病提供智能診療。
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數坤科技已獲得多輪融資,包括2018年5月獲得的2億元A輪融資、2019年2月獲得的2億元B輪融資、2020年4月完成的兩輪累計4億元的融資、2020年12月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的5.9億元融資,以及今年8月完成的7億元融資,投資方包括高盛資管、春華資本、紅杉中國、遠毅資本、簡街亞洲、銳智資本、WT聚焦中國基金、未來啟創基金。
從營收來看,數坤科技的業績幾乎是呈井噴式增長的。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該公司的營收(與客戶合約的收入)分別為76.4萬元、2477.1萬元和5262.4萬元。
但和大部分AI公司一樣,數坤科技仍處在創業初期的虧損階段。2019年和2020年,數坤科技分別錄得年內虧損(凈虧損)9129.8萬元、1.29億元,2021年上半年凈虧損8742.4萬元;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下,數坤科技2019年、2020年經調整后的凈虧損分別為6941.6萬元、7474.8萬元,2021年上半年其經調整后的凈虧損為7516.5萬元。
對于虧損原因,數坤科技解釋稱,歸因于其產生的費用超過了銷售其商業化產品及相關服務產生的毛利。數據顯示,該公司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4268.9萬元、6293.3萬元和8118.8萬元。
那么,何時才能實現盈利呢?記者就此采訪了數坤科技方面,但截至發稿,對方未給出回復。
應用市場規模近300億元
說到AI醫療,有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我國的應用市場規模已接近300億元,相關企業也備受資本青睞。而其中,數坤科技所研究的醫學影像正是AI技術應用的重要領域。
招股書顯示,醫學影像數據占全部臨床數據的80%以上,是臨床診斷、疾病治療及健康管理的基石,隨著提供醫療服務對醫學影像需求的不斷增長,中國醫學影像數據量以每年以約30%的速度增長,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中國醫生約以每年6%的速度增長。中國醫生長期及預期進一步的短缺,使得國家醫療體系面臨巨大的挑戰及發展瓶頸。由于中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許多地區經驗及配備不足的醫生對醫學影像的分析不夠準確且效率低下,導致挑戰更加嚴峻。
而人工智能的應用有望解決上述復雜問題。全球人工智能醫學影像解決方案市場預計從2020年的不足10億美元按指數級增長至2025年的646億美元,復合增長率為147.7%,預計于2030年進一步達1665億美元(約合1萬億元人民幣),十年間市場擴容近170倍。
因此,今年以來,國內掀起了AI醫療公司上市的浪潮。除了數坤科技,科亞醫療、鷹瞳科技和推想醫療等公司也先后遞交了上市申請表。
不久前剛剛披露招股書的商湯科技,從2018年開始就布局醫療業務,該公司將業務領域分為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車四大板塊,AI醫療業務包含在智慧生活板塊中。商湯科技表示,該公司已與中國的16家三甲醫院合作,以人工智能工具輔助醫生進行診斷、制訂治療規劃及康復建議。
而依圖科技專門成立了子公司依圖醫療,其業務板塊主要包括智能醫療臨床決策解決方案、智能醫療大數據解決方案和智能醫療管理解決方案三大方向。不過,有消息稱,由于“造血”困難,依圖科技已經將醫療板塊出售給昔日的競爭對手深睿醫療。
不過,包括AI醫療公司在內的AI公司們,想要盈利卻很難。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對記者表示,醫療板塊是整個人工智能產業的重中之重,因為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積累的大量經驗都隨著人類的更迭和逝去而失傳,AI醫療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當然,這個過程中需要牽扯到很高的成本,這對于企業來說是很重的負擔,想要盈利就需要扛過剛開始燒錢的研發階段。”(記者 石飛月)